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了一整套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回答了“执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一有别于“革命党”建设的论点,确立了执政党建设的目标、执政党建设的主题以及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它包括邓小平党建理论、江泽民建党思想和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又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一理论,使之进一步丰富和健全起来。
一、提升忧患意识,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责任感
所谓忧患意识,就是指清醒认识执政党所面临的考验与危险,并据此制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有效方针。对于执政党面临的考验与危险的内涵,对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迫性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一个从提出到展开再到完善的过程。
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明确提出:“我们党处于执政的地位,必须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我们党正在领导改革开放,也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最重大的课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54页)这一论断的提出,源于改革开放初期,党内出现了一股不小的经济犯罪之风。对此,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3页)他强调:“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3页)针对党内腐败现象滋生这一新危险的出现,邓小平反复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同上,第314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党内腐败现象由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由滋生发展到蔓延的态势,江泽民深深地思考“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将给党员、干部带来什么新的问题。他分析到,首先,是权力的考验。“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政权,有了调动全国人、财、物等资源的权力,而且权力之大,可调动的资源之多,都是未执政前无法比拟的。”(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103页)其次,是利益的考验。“成为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以后,我们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始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最后,是“既得利益”思想的考验。“由于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并长期执政,党内有一些人逐渐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把自己的地位、影响和工作条件,看成是自己的所谓既得利益,不是用这些职权和条件来为党、为人民更好地工作,而是用来为自己捞取不合理的、非法的私利。他们甚至把这些东西看成是谁也碰不得、动不得的私有财产,想方设法地要去维护和扩大这种所谓既得利益。这是十分危险的。”(同上,第108—109页)江泽民对上述种种新问题的分析,使我们对“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所带来的党内危险有了具体而深入的认识。
十七大以后,党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比以往更加深刻的变化,对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执政党能否永远保持先进性的严峻问题,全会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2011年,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概括了执政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他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第10页)这里,胡锦涛不仅继承了前人提出的种种论断,而且进一步将之系统化、全面化,概括出“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使我们的忧患意识更加具体、更加实在、更加深刻。具体来说,执政考验,主要表现为权力的诱惑;改革开放考验,主要表现为利益的诱惑;市场经济考验,主要表现为金钱的诱惑;外部环境考验,主要表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诱惑。上述种种诱惑极容易使我们党产生一系列危险,集中起来就是: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这四种危险严重影响到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水平、党的群众基础、党的清正廉洁。这种认识与归纳,表明我们党对长期执政所面临的客观危险有了具体而清醒的认识,对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尖锐挑战有了准确而全面的把握,忧患意识和从严治党的方针更加坚定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