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工商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窗口部门。
以群众需求为方向,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岗位上。组建系统讲师团,举办专题讲座80余次,培训执法人员1.2万人次。开展规范化服务知识竞赛和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引导窗口工作人员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审一核制、限时办结制和“一口清”、“一笔清”等制度,企业办理业务由1个月缩短为7个工作日,重要投资登记手续完备即时办结。推行延时服务和上门服务,平均每个工作日延时服务达30分钟,上门为120多户企业办理年检登记。在登记大厅安装监控录像,工作台前安装服务评价器,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以群众得实惠为根本,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落实到职责中、体现在服务发展上。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产业政策,主动服务黄河沿铁路线经济带产业发展,促进“双百亿”工程实施,争取到国家工商总局对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建设的支持。采取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资出质登记等方式办理股权出资登记130亿元,帮助企业融资508亿元,全区市场主体数量首次突破100万大关。开展“千名工商干部进万家企业”活动,上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2011年以来为各类市场主体解决问题、提供咨询2.3万件。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绿色通道,利用企业年检、市场巡查、企业回访等途径采集用工需求信息,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落实到维权中、体现在保障民生上。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把好食品安全监管准入关、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关、不合格食品退市关。开展各类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和食品添加剂、“瘦肉精”、“毒胶囊”专项执法检查,检测各类食品3860批次,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3272个,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985件,移送司法机关16件。开展“红盾护农、合同帮农、经纪活农、商标富农”活动,4000多名党员干部对家电下乡和农资、建材市场进行专项整治。选派党员干部进驻消费维权站和服务站,及时受理和解决消费投诉,去年以来共受理申诉、举报、投诉和咨询7.1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3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