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扎实推进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近日主持召开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现场会,专题研究部署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胡春华强调,要适应内蒙古正在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重大变化,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推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全区各盟市、旗县(市、区)党委把社区党组织建设作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重点,有力推动了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适应社会转型重大变化,构建新型社区组织管理服务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内蒙古正在加速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各级党委适应形势任务的重大变化,不断巩固和加强社区在城市社会服务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建立新型社区组织管理体系。在社区建立联合党委,实行“大党委制”,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形成一个社区一个党支部、一个居委会和一个综合服务站的工作格局。实行社区网络化管理,成立网络党支部或党小组,使每个单位、每个组织、每家每户都处于网络中。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建立形成社区联合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的“四方共议”机制。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制定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标准,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社区建设专项经费,各地采取政府购买、开发企业按规定提供等多种方式解决办公、活动设施问题,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面积一般达到300平方米以上。适度提高社区经费保障标准,每个社区每年办公和活动经费不低于6万元,每个社区新增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居民实际困难。推行“一室多用”、“一站式服务”、“一刻钟服务圈”等服务模式,对城市社区、县城社区、村改社区制定不同标准的服务措施,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专兼职社区工作者队伍。采取辖区党员“两推一选”、“公推差选”、面向社区公选、上级党组织选派、街道干部兼任等方式,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把大学生村官、民生志愿者、“三支一扶”人员选聘到社区,建立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配备社区党建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建立以辖区内的党代表、离退休干部、社区包片干部等党员骨干为主体的社区党建指导员队伍。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组织管人。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社区是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这块阵地必须牢牢占领,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更加重视社区党组织建设,切实把社区这块阵地紧紧抓在手上。抓好分类定级,全面整改提高。组织摸底调查,对全区2041个社区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作用发挥好的623个,占30.5%,中间的831个,占40.7%,一般和较差的587个,占28.8%。运用分类定级结果,切实抓好党支部整顿转化,一类支部着力打造典型示范,二类支部重点解决存在问题,三类支部通过结对帮扶促进转化升级,使每个社区党支部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升,三类支部转化提升率达到85%以上,保证了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实效。推动职能转变,强化共驻共建。把社区党组织的职能进一步转到社区社会管理、服务居民群众上,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议事决策、社区民主管理、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充分发挥社区联合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强化社区居委会社区内居民自治。整合区域内各种单位组织资源,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相互通报情况、签订共建项目,建立形成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搞的共驻共建工作机制,共同推进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划分党建责任区,实行精细化服务。把社会服务职能向社区网格延伸,每个社区网格作为一个党建责任区,以网格为单位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建立以社区干部、网格党小组组长、辖区民警为骨干、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网格管理服务团队,推行精细化服务措施。网格管理员经常深入居民家中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社会服务覆盖到了所有居民。加强与辖区各类组织沟通协作,建立无偿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低偿的产业化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着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把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全区上下形成一个共识:只有把社区党组织建设好,把区域内各种单位组织有效统揽起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和活动,才能保证社区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听党的话、跟党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组织机关、社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把更多精力用在帮助群众就业创业、丰富文化生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素质上,切实解决困难居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赤峰市红山区昭乌达社区党委制定社区网格长包片管理职责,设立网格长走访群众台账,网格长挂牌巡查,收集居民群众需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站网络平台通过GIS系统定位网格长巡查轨迹,对网格长上报信息分类管理,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理,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就在身边、创先争优就在身边。做好凝聚人心工作。社区党组织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事务,增强了党员群众对社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归属感。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新园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成立“幸福储蓄站”,向居民发放“储蓄卡”,鼓励居民利用闲暇时间自愿帮助别人,把做的好事、提供的服务储蓄起来,实行积分制管理,居民需要帮助时适时提取,由社区组织党员进行帮扶,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居民群众积极为社区党组织打分,参与社区星级评定,开展志愿服务,235名居民储蓄了服务,56名遇到困难的居民到社区提取了服务。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对辖区居民群众切实加强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引导居民理性表达诉求,妥善协调处理利益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乌海市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党组织联动解决社会事务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民情民意分析会,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2900多件,帮扶困难党员群众3600多人,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了矛盾问题“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