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按照“巩固先进、提升一般、转化后进”的目标,抓好基层党组织调查摸底、分类定级,扎实推进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工作。
拉网式调查,摸清“家底”。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个别访谈、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旗231个基层党组织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召开座谈会40多场次,入户走访1500多人(次),发放民主测评表2800余份,摸清带头人队伍、党员队伍、党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反映等8个方面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共性问题,全面查找个性问题,做到“支部成员、党员分布、存在问题、群众评价”四个清,为科学定级提供依据。
量化式分档,定准“等次”。根据党组织功能定位、职责任务和行业特点,科学设置评分标准和细则,细化10大类35项分类定级考核指标,增加1—2项“自定”评价指标,并赋评分标准。采取“党支部会提议、党员会审议、群众代表会复议”、“党员评党支部、群众评党支部、党委评党支部”和“与纪检、信访、民政等部门意见相结合,与‘两代表一委员’意见相结合,与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民主评议,科学评定等级,评出好的占25%,较好、一般的占71%,后进的占4%。5621名党员群众参与评议工作,党员参与率达99.5%。
项目式推进,抓住“关键”。把抓项目作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整改提升的关键,联动实施强化基础、素质提升、健全机制、帮扶带动等项目。在强化基础上,推行专业合作社+非公企业模式、“1带X”模式,下派党建指导员,党支部委员兼任民兵、妇代会负责人,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在素质提升上,抓好分期分批分类培训,培训党员干部、机关党员、嘎查社区党组织书记、党代表3000余人次,培训牧民、居民党员2300余人次。在健全机制上,推行嘎查村、社区党支部工作职责、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及定期报告、双向述职、专题督查、年度考评等制度,促进运行规范化。在帮扶带动上,采取“先进带后进、机关带嘎查”方式,驻军部队、机关党组织与嘎查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子,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帮助排查出问题180条,70%的问题得到整改。 分类式施策,晋升“档次”。对先进党组织,实施“示范工程”。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远程教育网络、手机短信等平台,专题报道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富饶的山》等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事迹专题片深受群众喜爱。对一般党组织,实施“提升工程”。组织全旗163个一般党组织作出“提标晋位”公开承诺,查找不足,转变思路,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档次,10%的一般党组织提前完成兑现承诺,晋升为先进行列。对后进党组织,实施“转化工程”。落实定人员、定责任、定目标、定奖惩、包转化“四定一包”责任制,下派81个驻村干部和22名党建指导员,落实项目资金700余万元,70%的后进党组织年底前实现转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