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十八大 > 代表风采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金牌工人窦铁成: 荣誉前面保持劳动者本色
 

  窦铁成(中)和徒弟们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提供临时供电施工。

  30年前,他是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如今,他已经成长为掌握现代电力施工技术的专家型工人,先后主持安装大型铁路变配电所53个,解决施工技术难题超过50项,为所在企业创造和节约资金超过1400万元。

  他,就是十八大代表、全国劳模、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高级技师窦铁成。几十年来,窦铁成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勤学苦干,实现了由实干型工人向知识型工人的跨越,走出了一条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之路。

  窦铁成生于陕西渭河边的一个农家。1979年,23岁的窦铁成通过招工考试,成为中铁一局一名电力工人。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窦铁成,立志要成为一名好电工。

  每天干完工作后,窦铁成顾不上休息就凑到老工人身边,递工具、打下手,通过观察施工过程暗暗“偷师”。下班后,他抓紧时间看图纸。深夜别人进入梦乡时,他还偷偷躲在被窝里学习。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通过自学达到大学知识水平。

  30年间窦铁成还记下了超过60本、100多万字的工作学习笔记。在年复一年的学习中,窦铁成的理论功底日渐扎实。

  “作为一名现代工人,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操作,更重要的是掌握现代技术,为铁路建设更深层次的技术攻关尽自己微薄之力。从这一点上来说,岗位是我施展抱负的舞台,工地是我发挥才能的阵地。”窦铁成说。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电气化铁路里程的不断增加,使得窦铁成有了越来越多学以致用的机会。1983年以后,窦铁成先后参加了梅七、京九、西康、浙赣等十多条铁路的建设,由他负责安装的铁路变配电所,全部一次性验收通过,一次性送电成功,成为优质工程。

  2002年,京珠高速公路开始修建,中铁一局电务公司承担了广东境内某标段的系统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窦铁成被“点将”前去增援。他和工友们查阅资料,对照说明书边学边干,很快完成了安装任务。

  然而,就在进行交工送电前的空载实验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变压器开关不断跳闸。窦铁成冷静地翻开图纸,通过各种仪器的检查测试,他大胆地提出,问题出在进口设备的设计环节。然而,专门赶来的外国专家一口咬定:设备是国际最先进的,不可能出问题。最后的检查结果验证了窦铁成的论断,外国专家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中国工人了不起”。

  从电磁保护到晶体管保护,从微机连锁保护到四电集成保护,从手工绘图到电脑制作,随着中国铁路电力变配电技术的升级换代,窦铁成也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知识库,逐渐成长为能独立主持大型变配电所施工的专家型工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窦铁成所在的中铁一局不断发展壮大,在中国铁路建设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工程。作为中铁一局的专家型工人,窦铁成常年转战在全国各地的铁路建设施工现场。在交出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的同时,窦铁成总是主动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工友。

  “一个人的能力终归有限,而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如果能把自己有限的知识传授给尽可能多的人,就等于把一个人的能力成倍放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窦铁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共有职工350人,窦铁成带过的徒弟就有295人。全公司42名电力技师中,窦铁成的徒弟就有35人。特别是全公司最顶尖的7名电力高级技师,有5人曾师从窦铁成。

  在电务公司,许多一线工人都知道窦铁成的手机号码。他的手机成了公司的热线电话,工友们遇到难以处理的技术难题,就拨打窦铁成的手机求教,他的电话也被大家戏称为“技术120”。

  2008年以来,中铁一局陆续在全国各地创办铁成业校,以窦铁成精神鼓励更多的农民工。目前,已有160多所铁成业校开课,共培养超过2万名农民工。2009年,在中铁一局集团公司领导支持下,窦铁成与他的工友们,在深圳地铁供电工地上,打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窦铁成班组”的旗帜,并迅速成为中铁一局在全国众多建设工地上的标杆。

  如今的窦铁成,依然保持着劳动者的本色。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依然不知疲倦地转战于全国铁路、地铁的电务施工现场,并且在施工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他说:“能够参加十八大,是党和国家给我的巨大荣誉。但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觉得自己始终是基层的一名普通工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在火热的工地上,我的人生会更有价值。”(记者 石志勇)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水稻之乡”喜增收
乌海葡萄丰收了!
集贸市场人头攒动
“彩色雾凇”美景
安居工程安民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市225个小区老旧楼房穿新衣
内蒙古构筑北方生态屏障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