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旗经济社会发展十年回眸
“10年前我们去一趟呼市,从额旗坐班车要两天时间才能到巴彦浩特,第三天从巴彦浩特坐班车到银川,换乘兰州至北京43/44次旅客列车,要是买不到火车票那还得耽误几天呢。现在,在额旗也能坐上火车啦!我们今天中午买票坐火车去呼市,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当天办完事后,晚9点坐火车返程,隔天中午就能到家,既省时又省钱。”这是额旗苏泊淖尔苏木巴音布鲁格嘎查牧民格日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额旗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实在是太多太大,记者注意到,地方“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上报材料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额旗苦在水上、穷在电上、慢在路上”到“额旗依靠地缘、资源、口岸三大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短短只言片语,却浓缩了额旗一段充满艰辛的发展历程。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诸多因素,10年前的额旗曾有“上无飞鸟盘旋、下无外来客商”之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孤立旗。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彻底改善了额济纳的面貌。
从那时起,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额旗的生态环境,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先后两次对黑河分水问题作出批示,随后又形成《国务院第94次总理办公会议决定》和国务院计委等五部、委、办《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几个生态问题的建议》,批准黑河治理工程,明确黑河分水方案和投资规模,提出到2003年“让居延海波浪滚滚,恢复原样”的目标。这一历史性的决策为遏制额旗生态恶化、保护居延绿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002年7月,黑河中游实施“全线闭口、集中下泄”,17日,黑河水流入东居延海,使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终于重现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
在电力建设方面,额旗旗委、政府在多方协助下,2003年,终于实现了从西北电网拉电输入额济纳。该线路全长427公里,其中,内蒙古计委和电力公司实施的147公里的110千伏输电线路以东风中心变电站为起点,经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最后到达达来呼布镇。网电的开通,结束了额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长达23年的发电历史,也结束了额旗无网电的历史。后又实施蒙西电网延伸至额旗的光明工程,2005年,总投资为4.3亿元的诺日公—达来呼布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入运营,电力事业的腾飞为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
继2002年国家和自治区投资1.23亿元建设旗通油路后,额旗无通往外地黑色路面的历史宣告结束。设计全长768.415公里、总投资42.71亿元的临河至额旗策克口岸铁路于2006年10月开工建设,2009年11月全线贯通,额旗“慢在路上”的发展瓶颈正在一点一点被打破。
随着水、电、路等基础条件的改善,额旗旗委、政府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并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这个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边境小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2002至2011年,额旗地区生产总值由9004万元猛增到398932万元,增长20倍;财政收入由2008万元增加到70007万元,增长34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3037元增加到10572元,增长2.48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6022元增加到21958元,增长2.65倍。
10年间,额旗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大大提高,城乡居民全部领取养老保险金,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农牧民全部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解决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的问题。仅在“十一五”期间,额旗就先后两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强县行列;2007年,又跨入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县市行列;2010年10月,额旗位列首届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第30位;2011年1月,额旗被评为“2010年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旗县”。
在城镇建设方面,10年前被称为“一巴掌”大的达来呼布镇还没有一栋像样的楼房,唯一一栋四层党政办公大楼是人们拍照留念的标志性建筑。10年后的今天,达镇被扩建一倍还多,镇区面积已达十多平方公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继2003年兴建第一个住宅小区——团结小区后,丰景佳苑、梅苑小区、胡杨花园、天赋佳苑等十多个小区陆续建成,居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
随着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前来额旗投资兴业的企业逐年增多,目前已有规模以上企业15家。基于大通道,发展大物流。额旗依托口岸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营造最佳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到口岸投资建厂。庆华—马克商贸公司、酒钢集团、浩通能源公司、太豪国际物流公司、蒙裕公司和策克煤炭运销公司等一批海关监管储煤场及物流区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浩通能源公司跨境皮带运输及200万吨/年风选煤、庆华—马克商贸公司300万吨/年重介洗煤等一批口岸加工项目相继上马实施,大大提升了口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力。
回顾过去,额旗旗委书记陈万荣概括为“打牢基础、挖掘潜力、发挥优势”。仅今年,额旗依托资源、地缘、口岸三大优势,积极组织推介优势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已签约总金额198亿元,为转型升级地方经济,加快建设开放额济纳、科技额济纳、绿色额济纳、和谐额济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