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十八大 > 代表风采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八大代表风采录】平凡模范李建珍:小事做到极致真爱维系三家
 

  10月26日,李建珍(右)在南宁铁路局柳州机车车辆厂转向架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螺丝8颗,螺帽12颗……”在南宁铁路局柳州机车车辆厂转向架车间入口的工房内,十八大代表、材料保管工李建珍正将各种车辆配件一一核查后发放给车间工人,然后在电脑上登记。

  李建珍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检查、接收从库房运来的材料,然后再发放给车间各个班组。“这里大大小小的配件加起来有几百种,接收时要一一检查质量,一辆车、一个班组每种配件发多少也要有本明白账。”李建珍说,转向架是车辆的关键部位,配件材料自然非常重要,“工作虽然琐碎,但一点都马虎不得”。

  “我觉得她是真的用心在做事。”车间党支部书记廖升国说,李建珍在车床班干了19年,2008年后又被调到车间材料室做保管工,虽然岗位都很平凡,但她对待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地认真、负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李建珍在车床班干了19年,加工的零配件有上百万个,居然做到质量零缺陷。被调到材料室之后,她坚持原则,按标准发料,从不多发一两油、一颗螺丝钉。“以前车间存在用料大手大脚的现象,为此一些工人甚至还和李建珍红过脸。后来经她耐心做工作,大家逐步理解并自觉节约用料,工厂修车成本大大降低。”廖升国说。今年上半年,又是李建珍仔细核查,发现了购买的一批螺栓有裂纹等问题,保障了材料的安全。

  和对待工作一样,在生活中,李建珍更是20年如一日,用真心、真情、真爱维系四代3个家庭,尽力把平凡之事、家庭琐事、普通之事做到极致。

  李建珍要照顾3个家:一个是公公婆婆的家,一个是丈夫外婆的家,最后一个才是自己的家。

  常言道,“婆媳经”最难念,但在李建珍婆婆李慎远看来,李建珍却“比亲女儿还亲”。婆婆体质弱,丈夫工作忙,李建珍婚后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家的责任,对婆婆的关心细致入微。结婚3年后,丧偶的婆婆重新找了老伴,李建珍面对的家庭成员关系更为复杂,但她却从来没有另起炉灶单独过日子的想法。婆婆患有眩晕症,时常发病,需要休息调理,李建珍下班后从来不让婆婆做家务活,10年如一日。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她经常给婆婆买营养品,自己却不舍得添置新衣,化妆品也总是买最便宜的。

  李慎远告诉记者,虽然现在不住在一起了,李建珍的工作也很忙,但她每周都会来看他们,陪他们聊天、打扫卫生,还会给他们准备好下一周吃的菜,“把鸡、鸭、鱼买回来洗干净、切好,然后用小盒一盒盒装好放在冰箱里,我们每天拿一盒出来,自己再买点青菜就可以做饭了”。

  “每当家里遇到最困难的事情时,她总是冲在最前面。”李建珍75岁的公公刘鸿儒说。1997年,刘鸿儒突发脑梗塞瘫痪了,他的两个亲生女儿一个在外地,另一个住在本市离他家很远的地方。李建珍便向单位请求倒班,白天为公公端水喂饭、倒屎倒尿、洗澡按摩,晚上再赶着去上夜班,工作忙的时候要上到深夜十二点。在李建珍的悉心照料下,公公心情好了,身体也奇迹般地康复了。2008年2月,婆婆又突然患了胃溃疡,住院18天,李建珍守护了18个夜晚。

  过去几年间,李建珍丈夫的外婆因房子拆迁一直和李建珍一大家人同住。虽然是丈夫的外婆,李建珍却把老人当做自己的亲外婆照顾。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大小便失禁,但她从不嫌弃,精心服侍,没有任何怨言。近几年,95岁的太太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认得了,仍然认得出“建珍来了”。

  李建珍不仅把3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把血缘向亲缘延伸,甚至将左邻右舍也纳入她的爱心照顾范围。老公的妹妹的丈夫病重,眼看积蓄就要花光了,李建珍一家鼎力相助;邻居刘大夫的老伴患了尿毒症,他们的子女住得远,李建珍就上门帮助刘大夫照顾老伴,还让做建筑的丈夫帮助他家装修……

  从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到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中国好人榜”,再到全国道德模范,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李建珍说,自己做的事其实很平凡,“我这个人性格开朗,不喜欢计较,只是想把分内的工作做好,用心去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作为铁路行业的一名基层职工,李建珍对于当选十八大代表深感任务重大、使命光荣。“对我来说,这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李建珍说,她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为单位、家庭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也力争通过自己的行为向他人、社会传递一种“向上的力量”。(记者向志强)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开鲁大葱丰收了
十年生态:脚踏实...
库伦旗通火车了
深秋美景
金秋喜事有几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马背法庭”下乡来
内蒙古落成国家登山步道示范工程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