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十八大 > 特稿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民族文化由大向强跨越
 

  9届草原文化节催生草原文化品牌

  2004年至今,我区已经成功举办9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在草原文化节的影响带动下,我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品牌,全区上下形成了争创精品、力树品牌的热潮。

  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作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强势品牌,将自治区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文化精品展示给世人,吸引了众多目光。文化节不仅产生和推出了大量文化精品,而且使一大批优秀的影视作品和民族歌舞,一大批草原文化名人和团队走出区外,民族舞蹈、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艺术、二人台等文化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风情独特的草原文化艺术不断敲开世界著名歌剧院、音乐厅、艺术中心的大门。

  自治区各地的文化节庆活动也异彩纷呈。除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包头鹿城文化节、鄂尔多斯文化节、赤峰红山文化节外,巴彦淖尔河套文化节、阿拉善胡杨生态旅游节、乌兰察布察哈尔文化节、锡林郭勒元上都文化节、通辽科尔沁艺术节、呼伦贝尔“三少民族”风情节等节庆活动亮点频出,均已形成地域性或民族性节庆品牌,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其中,昭君文化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50多个国家和地区笑迎草原文化使者

  近年来,我区以文化走出去为重点,围绕自治区大型文化经贸等活动,积极对外介绍内蒙古,让世界了解内蒙古,为促进自治区的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蒙古国和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签署了文化、新闻等交流合作协议。连续举办了“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赤塔·中国内蒙古文化节”、“伦敦·中国内蒙古文化周”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先后派出各类文化艺术团体400多个,组织开展文物、民俗和艺术展览200多个,赴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展演,提升了草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多批次邀请国内外主流媒体记者和新闻代表团到我区进行参观、考察、采访,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面、客观、真实的报道,有效促进了国外民众对内蒙古的了解。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中蒙新闻论坛,有力促进了媒体间的合作与交流。

  目前,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中蒙合资桑斯尔有线电视公司、中俄合资贝加尔有线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以及《索伦嘎》杂志和斯拉夫蒙文索伦嘎网等已经成为对外介绍内蒙古的新平台。蒙古国图书发行中心塔鸽塔书店、赤塔中国文化中心等媒体或机构在我区对外宣传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洋)

  38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领风骚

  当前,我区文化骨干企业不断涌现,文化产业链逐步延伸,日益呈现出快速增长并带动其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一批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得以迅速成长,4个国家级、34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领风骚。

  “十一五”期间,我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28%,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2002年到2011年,我区旅游业总收入从82.2亿元增长到889.55亿元,文化旅游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巴林右旗以文化思维谋划巴林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增加文化内涵,开拓国际市场,一个集开采、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销售流通量达50多亿元的巴林石大产业正在形成。

  截至2011年,鄂尔多斯市调动了200多亿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投资额达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0多个。东联影视动漫原创作品《中华德育故事》在央视少儿频道、央视电影频道以及全国多家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多轮播放,已制作完成了185集,将形成260集动漫大系。45集连续剧《大秦直道》已在日、韩、东南亚以及欧洲等地热播,海外版权收益达400万美元。动画片《小牛向前冲》不仅获得了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相关图书、VCD等衍生产品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我区50座博物馆和6个大中型会展中心近年来每年接待参会客户和观众200万人,成交额3亿多元,带动其他产业收入8亿多元。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刘春采写)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呼和浩特举行锐武...
拒绝盗版 远离网吧
严查出城长途客运...
清理落叶
开鲁大葱丰收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风雪铁路线 坚守保安全
爱心服务 呵护旅客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