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空中俯瞰包头植物园,通透的空气展示着环境治理成果。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完善政策法规、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共同支点,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能源工业主导的经济结构调整中,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全区上下掀起了环境与资源战略转型中的“色彩之变”,经济社会发展的航船驶向辽阔“蓝海”。
经济学意义上的“蓝海”,是指前所未有的市场领地。对“蓝海”的开拓,就意味着抢占发展先机、创造竞争优势、赢得市场空间。究其根本,就是“创新”二字。
乌金之变:为能源产业洗去“黑”名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工业园区,整洁的街道、林立的高楼、成片的绿地,在清风白云的衬托下,令人神清气爽。随着循环经济建设和煤化工产业链的延伸与转型,这个昔日“黑”名远扬的煤炭工业基地,已经脱胎换骨。
种类丰富、质量优良的煤炭资源,是我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力。然而,面对国内外经济大气候的影响和不断增大的环境约束力,如果不能洗去乌金的“黑”名,财富就可能沦为“包袱”。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煤矿老职工唐俊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遍地是小煤窑,挣到钱的煤老板拍屁股走人,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草原,宝日希勒镇变成了‘千坑镇’。”
类似的情况,在区内各大煤炭主产区都曾不同程度地存在,环保形势危急。
“我们不能因为环境问题,而停止发展的脚步;但也绝不能一味追求GDP而破坏环境,祸及子孙后代。”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的一番话,阐明了内蒙古的决心。
大刀阔斧的矿产资源整合,在祖国北疆强力推进。2006年至今,全区共整合关闭煤矿近900处、非煤矿山近2000处,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1300多个减少到目前的500多个,平均单井产能由不足14万吨提高到140万吨,30万吨以下矿井全部退出市场。
呼伦贝尔市在年财政收入不到50亿元的困境下,先后关闭452座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也在有序开展。“千坑镇”宝日希勒如今仅剩3家规模较大的煤矿,近千个沉陷坑已被填平,植被基本恢复。
产能高度整合,不仅加大了资源利用效率,而且为我区环境保护创造着“源动力”。全封闭的煤炭采掘、输送、储藏、装运设备纷纷上马,2005年以来,区内煤炭企业的机械化生产水平由35%提升到90%以上,煤炭回采率由20%提高到60%以上。先进的生产方式之下,曾经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遮天蔽日的煤炭粉尘一去不返。在锡林郭勒盟,大唐华银锡东能源公司拿出350余万元,运来近15万立方米表土,覆盖在露天采煤的外排土场上,又在上层种植牧草500余亩,为采掘后的草原披上一片片新绿。
扬帆蓝海:开拓新兴产业发展领地
“资源是内蒙古发展的基础,也是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需要改变的是利用资源的方式。”AECOM中国区经济战略规划区域总监张祺博士,以其独到的眼光,为我区经济发展把脉。这位曾主持完成河北省曹妃甸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门头沟发展战略规划、成都市新都田园城市发展规划等战略性发展蓝图的专家,于2011年全面主持完成了内蒙古沿黄沿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2011~2020),并持续参与和跟踪该区域的发展。
张祺所说的“改变”,就是开拓全新的发展领地,促成新行业、新市场、新模式的振兴,扬帆“蓝海”。我区以能源为纽带,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正在实现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的高效组合、循环发展和综合利用。以往被企业和管理部门视为“负担”的项目,逐渐成长为富有生机的朝阳产业。
布局在沿黄沿线经济带上的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与以色列一家污水处理回收企业合作研发试验示范装置,使煤化工高浓盐水的回收利用率高达90%。这一数据,打破了煤化工行业污水回收的纪录,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使该园区“不让一滴污水流进黄河”的承诺更有底气。此外,向大型煤化工企业输出设备和技术,帮助其打通发展中难以突破的用水瓶颈,将成为当地又一新兴的环保产业项目。
截至2011年底,我区能源工业投资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由49%下降到38%,非资源型产业投资比重由47.5%上升到59.2%。今年,我区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着力建设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项目,成为各大工业园区的新贵。
只有抢占科技创新的关键“点位”,才能真正掌握发展棋局的“先手”。眼下,自治区正在通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稀土、新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等重点产业领域的技术攻关,到“十二五”末,将培育形成60个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主导产业突出、承接产业转移目标明确、规模较大、链条较长、协作配套水平较高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超2万亿元,对工业经济贡献率超过50%,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GDP“增绿”:生态环保主导发展旋律
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我区更加注重环保、水利、林业和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唱响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主旋律。
在主要污染物减排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先后出台24个行政规章。经国家环保部核查认定,2010年内蒙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4.25%和7.47%,完成国务院下达减排目标的109.51%和110.61%;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考核结果为74.6分,高于全国平均成绩2.8分,顺利通过国家“十一五”流域考核验收。2011年以来,全区空气质量总体评价为二级良好,是全国唯一没有发生酸雨的省区。
筑牢祖国北疆的生态防线,内蒙古任重道远。在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产业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六大林业工程的推动下,全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持续“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持续“双减少”。2009年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荒漠化土地比第三次监测结果减少700万亩,沙化土地减少188万亩。
一批批重大项目在内蒙古落地有声,实现了大地增绿、环境增色、百姓增收。资料显示,2006至2011年,国家共投入我区林业建设资金378亿元,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274万亩。广大农牧民积极发展林沙产业,在参与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中直接受益。西部大开发10年间,仅鄂尔多斯市在林业生态建设上的投资就达195.1亿元,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以1.08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10年间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0.84个百分点,超过前51年的总和。当地农牧民通过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获得各项收入近70亿元。
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天然草原退牧还草试点工程,涉及我区7盟市33个旗县。同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实施退牧还草政策,对沙化退化草原实行大范围的围封、休牧、轮牧、禁牧;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实施生态移民,加大对天然草场的保护力度;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据统计,2006至2011年,全区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达10.2亿亩,草原植被盖度平均达到38.85%,比2000年提高8.27个百分点,生态治理区草产量提高0.5至3倍,牧草高度提高4.7至22.6厘米,林草盖度达到50%左右,生态状况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逆转的历史性转变。(记者 黄永锐 通讯员 武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