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阿拉善盟盟委书记云喜顺解读“一二二三四”发展思路

10月19日下午,十八大代表、阿拉善盟盟委书记云喜顺(右)做客新华网内蒙古频道,畅谈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未来发展规划,并与网民在线交流。图为云喜顺书记在频道直播间接受本网记者采访。(康文魁摄)
[主持人]:网友酒腰腰说阿拉善地处西北,交通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自治区和盟里是如何规划的?还有网友问,阿拉善盟将要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思路呢?
[云喜顺]:十六大以来,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阿拉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总体来看,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任务和要求,我盟富民强盟的任务还很繁重,做大经济总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都很大。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特别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盟情认识,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保持思路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在今年年初的盟委(扩大)会议上,我们提出了“一二二三四”的发展思路。
“一”,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强盟、和谐幸福这一主题。“科学发展、富民强盟”与中央的主题主线、与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主题相一致。之所以加入“和谐幸福”,主要是考虑阿拉善各族群众所处的环境十分艰苦,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重,更要坚持民生优先,不仅要让各族群众富裕起来,更要让他们和谐幸福起来。第一个“二”,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两道屏障。阿拉善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是生态极度脆弱地区,在中央、自治区的支持和全盟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生态环境实现了局部好转,但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改变;阿拉善北与蒙古国交界735公里,境内有东风航天城等国防军事重地,处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前沿。构筑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两道屏障,不仅关系到阿拉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各族群众的福祉,而且关系到全国全区的发展稳定大局。这既是自治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盟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第二个“二”,倾力破解“水困行难”两大瓶颈。在中央、自治区的关怀支持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阿盟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特别是“水困行难”瓶颈制约突出。缺水的问题全盟范围内普遍存在,不仅工业、生态等建设用水紧张,而且一些地区连基本的居民生活用水也难以保障。交通路网密度低、安全性差、保障能力弱,我盟是自治区唯一盟(市)府所在地不通铁路的盟市,全盟公路总里程仅占全区的5.1%、公路密度不及全区平均水平的1/4。阿拉善要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基础先行,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是破解“水困行难”瓶颈。在破解“水困”问题上,主要是围绕生产力布局寻找水源,围绕采补平衡控制井灌面积和推进节水灌溉,围绕“三化”推进农牧业人口转移,加快实施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统筹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今年重点开展了巴彦浩特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工程招投标工作已经开始;阿右旗引黑河水工程得到黄委会和黑河管理局的认可,已纳入黑河二期综合治理工程,并与张掖市达成了共识;黄河内蒙古段科泊尔滩应急分洪等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在破解“行难”问题上,我们主要是以畅通周边地市为重点,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民航等建设,加快构筑北开南连、东西贯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倾力化解“边缘”和“末端”瓶颈。今年主要实施了宗别立—查哈尔滩高速公路、策克口岸—达来呼布等3条一级公路和三旗通勤机场公路等项目。同时,加大了临哈高速公路、瓦窑—吉兰泰铁路等重大前期项目推进力度,在国家、自治区的支持下,临哈高速公路有望近期取得可研批复,年内开工建设。
“三”,统筹发展三次产业。阿拉善前一个阶段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依托矿产资源,依靠工业经济。今后的发展,仍然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但也不能仅仅依靠工业,要挖掘和发挥一、三产业的优势和潜力,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轮驱动、多极支撑,才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一产方面,在推进节水农业和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利用阿拉善得天独厚的光热、生物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苁蓉、锁阳、沙地葡萄、文冠果等特色沙产业,切实把沙产业打造成为绿色产业、黄金产业和我盟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专项协调领导小组,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示范区规划编审工作,并与上海绿地集团、维维集团等企业达成了投资意向,示范区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西岸11平方公里核心区基础建设已经启动。下一步,主要是抓紧编制全盟沙产业发展规划,抓紧实施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规划,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沙产业特色品牌。
二产方面,主要是依托我盟资源比较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在促进存量延伸升级、增量多元上做文章,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工业体系。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抽调盟级领导成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驻外工作组,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签约项目49个,协议引资3868亿元。随着这一大批项目的落地实施,将极大提升我盟工业经济循环发展水平。同时,我盟与中科院北京分院签署了院盟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阿拉善首届专家顾问团,建成中科院晨宏力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庆华精细化工高新技术孵化园,对于我盟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度发展、提升工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资源勘探、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四项工作,力争尽快取得一批重大探矿成果,实施一批产业延伸、产业多元项目,造就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力争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尽快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葡萄墩和腾格里工业园区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雅布赖工业园区尽快成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吉兰泰用3-5年时间成长为全国重要的石材生产加工基地,敖伦布拉格园区经过3-5年努力成为全盟经济又一重要增长极。三产方面,以物流、旅游、金融和零售为重点,依托煤炭资源和口岸优势,沿交通干线和边界地区重点布局建设八大煤炭物流园区;依托胡杨、沙漠、航天城等特色旅游资源,围绕做大做强“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目前我们已经编制完成了全盟2012-2020年物流业发展规划,下一步重点是做好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物流企业引进工作;委托禾天下公司对阿拉善旅游整体开发项目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下一步要加快制定旅游业发展相关政策,围绕吃、住、行、购、游等,着力抓好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和旅游产品、衍生品的开发。全力推进文明城镇创建工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化繁荣发展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这四大民生工程,实现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标同步提升,让各族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以我是阿拉善人为荣。
[主持人]:云书记,作为阿拉善盟唯一的十八大代表,您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大会议有什么期待吗?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好十八大精神,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一二二三四”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团结创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把阿拉善各项工作做得更加富有成效,让阿拉善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富裕、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