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印澄作(新华社发)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替代“扩大开放”
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专家指出,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一提法替代过去长期沿用的扩大对外开放的提法,凸显了当前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将从过去一味追求速度逐步向更注重质量、深度和效益的方向转变。
不应片面追求扩大开放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是十八大报告的亮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认为,开放型经济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减少贸易摩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反映了当前现实要求,也是中国成为大国的必由之路。
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是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片面追求扩大开放带来了透支式发展、污染性合作、贫困式增长,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对外投资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显现,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
“如果不提高经济开放水平,有可能带来大麻烦。”沈骥如说,举个例子,中国的钢产量比美、日、德、法、英、意、加西方七国加起来还多,卖不出去只好降价,以至于出现了‘卖一吨钢利润不如一盘小炒肉’的尴尬。再比如,中国每年出口10亿部手机,出口比重占全球市场接近八成,但巨额利润都归属国外巨头,众多中国企业还赚不到1%的利润,如果没了外国订单,企业就很难维持。因此,要提高经济开放水平,我们不能再只盯着GDP了。
提升开放水平更要注重质量
“未来GDP需要有质量的增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GDP既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给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的增长方式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未来我们更多的要从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以及两轮驱动、外需和内需平行发展的角度来带动经济增长。GDP的增长如果能带来百姓收入的增长,同时收入的增长又让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休闲、选择自己的劳动、很好分配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在物质世界丰富的过程当中,精神也得到了享受,从而形成了互相发展的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认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早已告别了发展资金短缺的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外部资本。顺应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大局,就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招商选优,要重视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要增强外资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国家也已经有明确的政策,要严格限制高耗能、污染重、水平低、产能过剩的项目,要鼓励外资投向高端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
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韩俊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审时度势,认真实施互利共盈的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首先,要努力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加快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继续坚持引进来,充分发挥外资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第三,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第四,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改革。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企业走出去至关重要。”沈骥如建议,欧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一是欧洲对中国的技术转让、投资领域、海外并购,相比美国和日本,是设限最小的,加上欧债危机带来的机遇,中国企业可以捷足先登。二是欧洲是一个比较先进的大市场,法制环境好,中国企业经受住摔打,就能产生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