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专家解读:你在2020年能拿多少 并非人人收入翻番
 

  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民营金融机构迎来发展春天

  本报记者罗兰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步伐日益加快,十八大报告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民资加盟金融业门槛高】

  虽然我国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改革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还面临诸多障碍。统计显示,目前国有或国有控股银行占有金融资源比例过高,民营金融资源占比很小;大中型金融机构比例过高,小型金融机构比例偏低。

  “我国现有金融机构的结构还不尽合理,表现在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占绝对优势,同时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机构的门槛偏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设立金融机构时,民营资本只能参股,单一股东持股是被严格限制的,并且民营资本不能作为主要发起人。

  徐洪才指出,由于我国金融结构单一和不合理,所以难以满足企业多样性的融资需求。他解释说,中、小、微企业、个体、社区、“三农”和零售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不大,大型金融机构看不上它们,而这些企业又是实体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们有大量的融资发展需求。此次十八大报告就是要从政策上打破金融领域国有垄断的现状,发挥民营经济的竞争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为社区中小微企业服务】

  民营资本将如何进入金融领域?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发展社区类金融服务企业,扩大新型信息科技在金融服务领域的运用。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基层金融机构的监管力量,并通过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途径,为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专家认为,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应避免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产生同质化竞争,要让大中小金融机构功能互补,展开错位竞争。

  徐洪才表示,应降低民营资本准入金融领域的门槛,要把大多数民营金融机构建成为区域性、社区、“三农”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在业务上要拓展服务内容,比如消费信贷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农村保险服务等,通过金融服务支持消费,发展内需驱动型、消费驱动型的金融服务业。

  【应实行差别化监管】

  大量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后,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是个新课题。对此,徐洪才认为,对民营金融机构要实行差别化监管,不能完全照搬大金融机构标准,比如在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要求上,可适当灵活一些,要更贴近市场。要对民营金融机构多引导、辅导和帮助,同时适当地发挥地方金融监管单位的积极性和作用。还可以考虑引入外资与民营资本一起搞活金融机构。

  山东邹平浦发村镇银行行长倪明军提醒,监管层应防范风险。宝瑞通房产经营中心执行官徐云鹏认为,在民间资本对金融领域渴求度不断提升的当下,对民营金融机构的立法管理层级应不断提升。

  网上怎么说

  ●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还是大国有企业,引进民营的机制,真正诞生市场化的金融家,这是金融改革最核心的。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获得国家许可之后,“地下钱庄”成为“阳光钱庄”,大多数灰色甚至黑色的金融隐患就会自然消解。

  ——上海网民

  ●希望能够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没想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真是急我们之所急,想我们之所想啊!

  ——贵州“小业主”

  ●进入银行业是民企日思夜想之梦。改革开放的主线是党带领我们突破一切阻力搞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精髓便是竞争。只有民营资本才能够形成充分的竞争。

  ——重庆网友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计生宣传走近流动...
内蒙古中西部出现...
辅导员“各显神通”
惜别警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踏雪入户说盛会
呼伦贝尔迎风雪降温天气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