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建设一个更加民主的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  12-11-30 17:33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三个“更加注重”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连日来,代表们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我们回顾90多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委书记沙圣虎代表长期在基层工作,深刻感受到群众对党的领导的拥护和支持。“老百姓有一些意见,也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不当方式和方法所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甘肃省灵台县委书记王学书代表认为,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党的领导方式必须不断改进,如何建立现代化的决策机制是其中的关键。“只有充分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才能真正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

  上海市闸北区委书记方惠萍代表认为,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实到基层,就是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需要一定的制度和形式来保障和实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们认为,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进一步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和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能否选好人大代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效能。代表们认为,要切实落实好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的要求。

  浙江省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代表认为,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台州温岭的民主恳谈会在增进基层政府与村民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也拓展了基层民主的生长空间”。他认为,协商民主要健康发展,需不断提高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明确协商什么、与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具体要求。

  代表们认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两种形式,同时完善各种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和社会自治形式,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发挥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如何更好地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代表们讨论的焦点。

  “法治的效力,源于至高无上的权威;法律的生命,在于不折不扣地实施。”内蒙古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红艳代表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今天,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显得更为突出、紧迫。

  “十八大报告通篇都充满了浓厚的法治元素。”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应勇代表说,“这说明我们党已经充分认识到,法治既是改进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政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天津市女子监狱党委书记冯力代表认为,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发挥更加全面、更加重要的作用,政法工作要为深化改革提供保障,为依法行政提供保障,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代表们普遍认为,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一定能建设一个更加民主的中国。

  (本报记者刘维涛、杜榕、曹树林、贺勇、孟祥麟、周舒艺、张垚)

[责任编辑 赵静 ]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计生宣传走近流动...
内蒙古中西部出现...
辅导员“各显神通”
惜别警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踏雪入户说盛会
呼伦贝尔迎风雪降温天气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