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胡敏:两个“加快”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内蒙古新闻网  12-12-07 08:38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解读胡锦涛总书记所做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经济建设的新论断

  国家行政学院副巡视员胡敏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所做的报告,内涵丰富,思想精粹,高屋建瓴,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重要文献,是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

  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和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系统深刻的阐述,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围绕这个目标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外交、“一国两制”和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其中,在经济建设领域,报告立足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重要表述,我们需要从这一提法的指导思想上、所处阶段上和具体路径上,联系起来理解,才能把握“两个加快”的重要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鲜明的指导思想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把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入了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对过去十年奋斗历程的科学总结。过去的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取得平稳快速发展,就得益于我们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深刻认识,目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矛盾,也还是因为一些束缚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没有根本破解。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经济领域,就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但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说可以预见。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亿元,约合6.04万亿美元,人均GDP 29480元,约合4800美元左右,排名世界第120多位。当年美国全年GDP大约为14.51亿美元,差不多是中国的2.4倍。2011年,我国GDP已达47万亿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如果中国经济未来每年保持8%以上速度增长,美国经济保持在2%到5%的增长,考虑到汇率变化,应当不到2020年经济总量就可以翻一番,经济规模有望位居世界第一位。

  说任务艰巨。即使按照这样的经济规模增长,我国同期人均收入再翻一番,仍然排名在世界许多国家之后,中国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020年我们还达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最为关键的是,经济发展不能只看总量的快速增长,发展必须建立在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本形成和依赖外向型经济拉动,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投资和消费比例严重失衡,城镇居民收入还普遍较低,还没有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扩大国内需求依旧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规模虽大,但大而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品牌,多数产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社会均衡发展还相当不平衡,等等。

  而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是体现在经济领域,人民民主要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要显著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总体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要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凡此种种,都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迫切需要。

  所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但本质要求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可预见的未来,他要求全党必须更加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以及其鲜明的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二、清醒的阶段认识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进入21世纪的头二十年,我国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

  过去的十年,我们紧抓机遇,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那么未来十年以至于今后相当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是否还处在这样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蒙汉双语宣讲十八...
绿色的撬动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计生宣传走近流动...
内蒙古中西部出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守护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迎风雪降温天气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