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 理论评论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几个问题
 

刘学军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高扬人民民主的旗帜,庄严宣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提法为世人瞩目,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中所涉相关问题做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一、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内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吸收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有益成果、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总结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反两方面经验而提出的重要命题。对这个命题在概念意义上可做这样的界定:中国人民内部各方面(现实社会中表现为社会各利益关系群体),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平等、广泛协商的规则和程序等的总称。

  这一概念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协商主体。上述界定很明确,协商主体总的来说就是人民内部各方面。例如在人民政协组织的平台上,人民政协组织中的协商主体包括:中国共产党有关组织方面的人士、人民政府有关机构和部门方面的人士、各民主党派方面的有关人士、各人民团体方面的有关人士、各民族及各界代表人士等。人民政协组织之外平台上的协商主体,基本上可以参照这样的主体范围确定。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主体间的关系,在协商民主制度的框架内必须是平等的,协商民主制度中的协商必须是各相关利益方平等的协商,否则便不能称其为协商。二是协商渠道。根据上述界定,协商渠道主要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其中人民政协组织是重要渠道,大量的协商主要通过这一渠道进行和完成。三是协商内容。根据上述界定,协商内容概括地讲就是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或如200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所提及的“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当然不同层级的协商在内容上会有所区别。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社会基础

  一定的政治制度安排必然要反映一定国家和社会中利益关系格局的基本状况,并基本满足基于这种状况上形成的社会利益诉求,否则将难以为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也不例外。从现代化进程的视角看,我国将长期处于由现代化早期阶段向后期阶段的社会转型期。基于此,我们的制度安排就必须做相应调整,以使之适应新的利益诉求需要,或者如十七大报告所说,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人民政协为重要渠道的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日益突显其重要功能而为各方特别是高层所关注和重视。

  必须看到的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满足当下中国人民日益提高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但仅靠这一制度还显不够。人民政协的组成方式和活动方式更有利于满足人民内部各方面的参与要求,在组织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政治上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尽最大可能地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吸收进来,达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目的。同时,在这种协商民主形式中,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及各族各界人士可以在人民政协的平台上发表意见,提出提案,开展参政议政的各种活动,协商国家大事,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意见和批评。这是对选举、投票等为主要特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体现的民主的一种重要补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党面对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正确制度选择。

  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运行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既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历程所证明了的正确选择,也是当下中国现代化发展所处特殊时期的特殊历史任务所决定的。在这个特殊转型期更好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根据这个时期的要求不断改革完善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层面上,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必须善于借助协商民主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人民内部各方面通过相应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使中共的领导体现在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的过程中,切实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这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层面的体现,就是该制度的运行必须保证人民内部各方面真实、充分、有效地参与协商,或者说,要体现协商民主过程中人民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必须依法运行。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层面的必然要求,就是作为协商民主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内部各方面,都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给出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平等协商,保证民主协商的权威性和有序性。

  四、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概括地讲,就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对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平等、广泛协商这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情感、态度、取向等的总称。具体来看,至少包含着这样一些基本理念:一是平等,即每个协商参与者在协商中发表意见必须具有平等性,靠理性的陈述和说服;二是协商的目的为“公共性”,即协商各方对公共利益的追求,这是协商民主文化的关键要素;三是协商决策的最终形成须由协商过程中提出的各种意见或理由所决定;四是每一个参与者即便不同意决策的观点和理由,也都能够理解决策是如何达成以及达成的原因。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过程中,除了要完善各种政治制度和体制,同时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等,都是这种关注的充分体现。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过程中,始终注意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作者系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 魏佩 ]

西北第—大温室
送去温暖
雪域苏尼特 风情骆...
32家企业青城招贤
【救灾】捐助灾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鹿棋围猎
灾区牛群没掉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