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朱华,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她希望政府能够采取一些措施,帮助那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新生儿及时参保。
朱华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对新农合参保的投入越来越高,新农合参保人均筹款340元,而个人只需缴纳其中的60元,就可享受一年的参保待遇,剩下的全部由政府来承担。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区的新农合参保率非常高,已经达到94.3%。”
但是,目前仍然有5.7%的农牧民没有参保,作为一名儿科副主任,朱华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新生儿由于没有及时参保,花不起看病的钱,孩子病情加重才来医院救治,导致孩子病情延误甚至危及生命。而这种情况,大部分发生在那些跨旗县、跨盟市务工的外来务工者,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些外来务工者在孩子出生后不能及时回原籍办理新农合参保,错过了办理新农合参保的时间。
“婴幼儿在断奶后,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咳嗽、腹泻等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再加上他们年纪小,身体本来就弱,特别容易生病,如果生病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会十分危险。”朱华告诉记者。
自治区政府把新农合参保当做十项惠民工程中的一项来抓,还出台了21种重大疾病的保险制度。朱华认为,如果新生儿没有参保这些重病,得病以后,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就是失去了生存的机会,甚至失去了抢救的机会。
朱华说:“希望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注重农村婴幼儿的参保问题。目前,婴幼儿刚出生随的是母亲的新农合,在次年2月就应该马上参保。但是,目前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不能及时回户籍地办理新农合,延误了新生儿办理新农合的时间,我建议政府妥善解决非户籍所在地的跨旗县、跨盟市的新生儿新农合参保问题,督促父母及时给孩子参保,在时间上适当放宽政策,让错过时间办理婴幼儿新农合参保外来务工者可以有机会补办,甚至打破户籍所在地的限制就地办理,不要延误病情。”(记者 王树天 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