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明委员的声音非常洪亮,给人一种底气很足的印象。
他有个想法:建设美丽乡村。这个想法,源于他曾经在兴安盟当了10年的副盟长。那10年,他走遍了兴安盟的所有乡镇苏木。他了解农村,熟悉农村,心里也想着农村。
“做这件事是有基础的,首先是我区财政条件越来越好,对新农村建设有投入、有规划;其次是内蒙古的农村,特别是东北的农村建设基础好。”郑学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他的设想里,美丽乡村是绿色的,路通、村美、人与自然和谐,还能赚钱。“搞个乡村游,搞点特色种植养殖,农牧民不但能提高收入,还会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说这话时,他的底气就上来了。
“但是,在搞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就是农村,要保持农村自身具有的功能和特色;第二,要保护好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和民居,这是文化遗产,是社会的财富;第三,要分步实施,可以考虑利用5-8年时间来完成。”显然,他深入思考过这件事。
这是郑学明作为新委员提出的第一个建议。他说:“选你当政协委员就是给你话语权,让你参政议政,多出主意想办法。今后,我要发挥好政协委员职能,多搞调查研究,多联系群众,为我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点高质量的建议。”
“我的美丽乡村建议算是个开始吧,我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个角色。”他的底气又上来了。(文/图记者 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