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苏木。茫茫的大雪原上,长满了披翠挂白的樟子松。
“雪下面都是流动沙地,现在种上了小叶锦鸡儿等灌草,沙子跑不动了。”该旗林业局副局长刘利民风趣地说。他告诉我们,这片流动沙地的外围被16.5万株、总面积达3000亩的樟子松苗所环抱,依靠机械沙障和生物沙障相结合,这里全部实现围栏封育。
该旗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牧业旗,草原面积152.14万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87%。但沙地同样也不少。根据2009年国家第四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该旗沙化土地面积达357.26万亩,占全旗土地面积的13.3%。有人写了一首《治沙吟》 “草如翁发溪如泪,城比墓巢畜比骨”来形容当时的沙化危害。
为了防沙治沙,该旗实施“生态立旗”战略,依托“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项目,坚持科学治沙,逐步形成生态屏障。近4年,该旗累计投入1.8亿资金,治理沙地142.7万亩。
治沙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封沙育林育草项目,该旗在沙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呼和诺尔镇140户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进行妥善安置,将原牧民生产活动的沙化区全面围封,避免二次破坏。
“搬迁出来前,好多户的房子都被埋了。现在旗里给我们安置了新房,对奶牛进行圈养。日子好过了,沙地也变样了。”呼和诺尔镇哈日干图嘎查牧民王全说。
从2004年到2009年,该旗的流动沙地减少9.7万亩。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500万亩草场得到有效庇护,林草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
该旗农牧业局局长斯琴毕力格说,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以来,累计完成草畜平衡1626万亩,禁牧507万亩,围封草原1077万亩。项目实施前,部分草场超载过牧,放牧场和打草场均不同程度退化,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实施后,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60%,可食产草量亩产提高18公斤左右。
据初步测算,围封后草原牧草产量增产2.94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元。
“维护生态安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今后我们要增加防沙治沙的科技含量,力争在‘十二五’末彻底消除土地沙化危害,早日实现山川秀美的总目标。”斯琴毕力格说。(记者 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