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节庆专题 > 2013学雷锋纪念日 > 内蒙古的活雷锋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最美内蒙古人】让逝者在奉献中永生
 

  在张普照的诊所里,他向我们展示了一沓厚厚的志愿者登记单。

  从1986年至今,共有3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张普照自制的志愿者信息登记单,有打印的也有手写的。第二个版本是2002年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制作的《呼和浩特市志愿者捐献遗体(器官)调查表》,其中增添了“同意申请人意见的亲属或挚友”一栏。第三个版本是2008年以后的申请登记表,一式4份,还附有捐献卡片。

  张普照在倡导遗体自愿无偿捐献的道路上艰难行进了26年。

  他告诉我们,有些人报名后又不愿意了,还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失去热情了。这是自愿的事情,谁也不能强迫。所以他的这份志愿者名单一直在变动,让他欣慰的是,现在志愿者已有240名。

  从1986年3月起,他先后3次给上级部门写信,多方奔走,呼吁社会关注自愿无偿捐献。1998年7月,他与两位遗体捐献志愿者共同组织了“单车万里行”的宣传活动。他们从呼和浩特出发,途经北京、南京、上海、杭州、海口等城市,一直到达三亚。途中,他们与南京、上海的“志友”们广泛交流,获得很多宝贵经验。

  2008年11月1日,《呼和浩特遗体捐献管理办法》出台。2011年春天,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学院正式成为登记站和接收站。至今,已有15位志愿者完成遗体捐献,实现了夙愿。

  “为了这死去的15位好同志,再苦再累,我绝不放弃,愿逝者永生。”

  现年74岁的张普照,1961年开始从事医务工作,深知医学研究和临床对遗体器官的需求。为了推进这项事业的发展,他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已无法计量。如今的他已两鬓花白,但提及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未来发展,显得尤为激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缺乏规范性,大众没有形成科学对待生死的观点,总有一天,我们会冲破阻力,收获硕果。”(记者施佳丽 实习生逯敏 孙湘玲)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送戏下乡
挥毫泼墨
抱团闯市场
秧歌大赛
绚丽多彩的节日焰火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家门口看戏
春意来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