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节庆专题 > 2013学雷锋纪念日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美丽内蒙古
内蒙古新闻网  13-03-01 20:0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阅读提示: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伴着和煦的春风,神州大地又掀起一股雷锋热潮。50年了,岁月之河悄无声息地流淌。时代的精华却在历史的拐角处沉淀下来,结晶成了我们学而不倦的雷锋精神。在即将到来的第50个(1963-2013)“学雷锋日”,我们旨在寻找最美内蒙古人,展示他们的事迹,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美丽的内蒙古。

   王占利:鲜血和生命见证的忠诚

  悍匪,命案,狭路相逢,生死搏斗,一名战友扑倒了,其他战友冲了上去……

  一个英勇无畏的英雄群体,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见证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熠熠生辉的警徽,卫护着一方百姓的幸福平安。

  跨省连夜搜捕系列盗窃案嫌疑人2月21日,记者来到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见到刚能下地行走的王占利。他脸色苍白,19天时间体重下降了10公斤,腹部缝合了30多针的伤口上血痂还未退去。“大年初二是女儿21岁生日,我们在病房里给她过生日。点燃生日蜡烛的那一刻,她抱住爸爸放声大哭。”王占利的妻子闫利荣说:“占利挺过来了,不是第一回了。” 【详细】

    郭纯:救死扶伤的铁汉子

  “我用生命与时间赛跑,我的生命在他们的生命中延续。”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院长郭纯说。

  又是一个冬日的清晨,寒风打在脸上,像是刀割。一支橄榄绿色的车队从喧嚣的城市出发,碾过皑皑白雪,向寂静的草原深处驶去。而在最前面车上带队的,正是郭纯。这是他在癌症手术后第13次踏上茫茫草原巡诊路。 【详细】

    民警刘攀:哪怕付出生命,我也无悔!

  日前,在由人民网联合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共同推出的“最美警察”推介活动中,从警19年、今年41岁的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交管大队第六警务区民警刘攀入围“最美警察”候选人。

  今年5月30日,刘攀正在胜利路西口执勤,忽然接到群众报警,前方立交桥上有歹徒行凶,刘攀立即请求增援并迅速赶往现场。

  只见一壮年男子,双手各持一把刀,正在疯狂追赶一中年妇女。旁边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试图上前阻拦,却被砍伤右手。中年妇女趁乱跑入人群,歹徒一看这种情况,马上冲向人群。

  周围群众受到惊吓后,四处躲闪,场面非常混乱。刘攀为了分散歹徒的注意力,断喝一声:“住手,把刀放下!”并顺势挡在了歹徒面前。失去理智的歹徒边向他扑过去,边喊:“警察算啥,我砍的就是警察。”手无寸铁的刘攀紧紧握住歹徒拿刀的双手,两人扭打在一起。 【详细】

    高贵虎:草原的守护者

  今年4月17日晚11点多,棋盘井派出所流动警务室接到石勒凯村牧民张某的报警电话,说他家的100多只羊不见了,在公其日嘎至沙井油路63公里处找到羊群时,有12只大羊被汽车压死在油路上。接到报案后,民警高贵虎和其他民警们迅速驱车赶往现场,他们一夜未眠驱车几百公里,打着手电筒细心排查,终于在18日凌晨5点多在乌审旗找到这起案件的肇事车辆及司机。经高贵虎从中调解,最后达成协议,肇事车主赔付张某12只羊损失费共3.8万元。

  从警20多年来,高贵虎时刻将百姓利益放在首位。2009年流动警务室建立以来,已过50岁的他又把这份爱民之心投入到广大的牧民身上,累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被牧民亲切地称为“草原的守护者”。 【详细】

    掏粪工石永福:坚守岗位25年

  每天早晨6时30分开始清掏、保洁公厕,直到晚上18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作为阿拉善左旗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一名环卫工人的石永福,在25年的时间里,他掏遍了城区内大大小小的公厕。

  1987年,23岁的石永福通过招工考试,进入环卫部门从事厕所清掏、公厕保洁等工作。“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这是他的座右铭。20多年来,无论盛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天,他奔波于巴彦浩特的大街小巷。旗环卫局承担的176座公厕清掏任务中,有10多座因巷道狭窄,车辆无法进入,需要人工清掏。石永福用铁耙一耙一耙地刨起来,用木杆一杆一杆的往出吊。有些旱厕粪池内沉积着树枝、麻袋片,他下到齐膝深的粪池内,用手往出清理。 【详细】

    邢晓东:边检站可爱的80后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优秀士兵的士兵也不是好士兵。”这是邢晓东在刚入伍时写下的一句话。

  2004年,邢晓东从农村参军入伍,2005年分配到阿日哈沙特边防检查站。他多次荣获边防总队“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先进个人”、“优秀士兵”称号,立三等功一次。这位80后战士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当代边防军人的形象。

  “一名军人,无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无论从事什么专业,只要乐于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岗位上尽责,就是奉献。”这是邢晓东到边检站后写下的另一句话。 【详细】

    鸟儿的朋友张建峰

  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境内的图牧吉国家自然保护区,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用人生最美的10年诠释着对事业的执着、对鸟儿的热爱。他就是默默无闻的护鸟人张建峰。

  “别看这丹顶鹤很大了,还是很依赖人的。”穿着一身迷彩服的张建峰一边给一只被救助的丹顶鹤喂食,一边怜惜地对记者说。张建峰是图牧吉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救护站站长,10年来,经他救治过的珍惜鸟类不计其数。“看到每一只鸟被救治后重回大自然,是我最快乐的事。”张建峰开心地说。 【详细】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送戏下乡
挥毫泼墨
抱团闯市场
秧歌大赛
绚丽多彩的节日焰火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家门口看戏
春意来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