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3年全国两会 > 两会深阅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习近平讲话释放重要信号
内蒙古新闻网  13-03-07 16:2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习近平讲话释放重要信号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本周在中国两会现场两度论及“创新”和“科技”。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开启“中国梦”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

  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委员讨论,首先选择了“科协、科技界”。他在发言时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说,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他强调,“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历史上,中共几代领导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强调科技创新,习总书记反复指出在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性,令科技界既兴奋,又有压力。”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研究员王光谦说。

  在持续高速发展30多年后,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人认为,中国奇迹的产生主要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和以高能耗为代价的低成本制造。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努力实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但一些关键经济门类仍受制于高新科技瓶颈。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正渐然兴起,在诸多领域开始发力,将带来一系列变革,成为主导未来世界的强大力量。

  而从历史来看,在最近的世纪中中国之所以落后,首先是错过了源于西方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深刻的教训让中国人明白,在此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阶段,需要牢牢把握住什么样的“命门”。

  美国的“中国通”罗伯特·库恩指出,中国已经到了解决好“制造”和“创新”两者间关系的关键时刻。

  三个多月前举行的中共十八大,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提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此次中国两会亦是如此。

  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提出,2013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将达到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沈文庆说,这是中国研发经费占比首次跨过2%门槛,随着科技强国目标的确立,相信这个比例未来还将提高。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黄仁伟分析,将创新提到“全球化”的层面,这也是中共在主导这个千年文明古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过程中,有别于以往的一项新提法。

  这位专家认为,此番习近平提出“创新自信”、“创新链”等新概念,不仅延续了十八大的相关提法,还旨在告诉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世界格局中应当“怎么看”和“怎么办”。

  与习近平一起讨论“创新”话题的代表委员也认为,事实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无创新,则无出路”的转折点。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科协副主席金东寒担忧,在中国现行体制机制下,仍存在创新动力不足、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的缺陷。很多问题亟待在下一个五年到十年进行改变,否则中国的发展难以为继。

  对此,习近平特别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也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以及提高企业和人才的主体地位等方式,探索中国式的科技创新路线图。”金东寒这样认为。

  习近平还提醒中国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创新自信”。

  科技创新的困难不可谓不小。过去几十年,中国还缺乏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发明创造。但也要看到,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已有部分突破。按照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早前的表述:中国正在推动创新活动融入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的进程。

  同时,中国还积极开展“创新对话”,从中美创新对话,拓展到中欧创新对话,取得良好成效。

  黄仁伟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要实现原始创新已很难“独善其身”。中共领导人提出的科技创新“新视野、新思维”,有其高瞻远瞩之义。

  就好比是一场“龟兔赛跑”,中国希望在科技创新领域逐步从跟随,到并行,再到领跑。(记者许晓青、李斌、顾瑞珍、王建华 参与采写:颜昊、杨金志、仇逸)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留住雷锋
【光影故事】温暖...
传递雷锋精神
升旗仪式
送戏下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妇联送温暖 维权进社区
【百姓相框】新房子 新生活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