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节庆专题 > 2013学雷锋纪念日 > 各地活动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包头:让雷锋们的“户口”落地
 

  对于一些孤寡老人来说,也许并不是那么喜欢3月5日。因为这一天,他们的脚有可能被洗好几遍,窗户被擦好几回,还得说无数次的感谢。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多年来,学雷锋活动一直为这种一阵风现象所困扰。在国家文明城市包头,典型个体、志愿服务组织和政府通过三方协作互动,努力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使雷锋的“户口”早日落地。

  学雷锋如何从典型个体到一般大众?《雷锋日记》给出了回答:“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包头市不乏学雷锋典型,这其中有31年照顾植物人养母的朱清章、50年如一日学雷锋的陈文学、勇救上百落水者的王金清等。他们的行为进一步深化了雷锋精神,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

  家住东河区的小姑娘李君,在为陈文学佩戴“全国身边好人”绶带时,萌生了向他学习的念头。全家人在李君的带领下,专程来到陈文学的“社区学雷锋文化站”,了解雷锋的事迹。

  许多想做好事的人,通过典型找到了有效的途径和平台。50多岁的老大姐乌兰,在电视上看到“包头义工”的新闻后,联系上他们,参与到活动中。

  去年冬天,包头市爱心私家车队发起了“在路上,送温暖”绿丝带活动,在全国引起轰动。队长关瑞说:“我们希望有一个组织,积聚每个人的小力量,汇聚成一个大的正能量。”随着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的逐渐壮大,雷锋精神的力量得到了彰显。在包头市的7000辆出租车中,已经有两三千辆加入到各种爱心车队,带动了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1990年成立的包头五中雷锋班,在一个班的基础上,成立了180个雏鹰小队,近百个“一帮一”互助小组,先后有600多名同学成长为“雷锋式”的优秀学生。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里面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缘故。学雷锋要想真正走出三月困境,关键还是靠政府推动。

  面对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期化、制度化的时代要求,包头市今年着力做好三件事:定制度、设项目、拉队伍,逐一破解学雷锋遇到的新难题。

  从成立之初的城市拾荒队到公益联盟,再到今天的包头义工,这个拥有注册志愿服务者1万多名、开展公益活动500多次的民间公益社团,能够不断壮大,得益于它逐步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学雷锋从典型个体走向一般大众的重要措施。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包头市不断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管理、考核、激励机制,为学雷锋保驾护航。

  今年3月5日,包头市打造“德润鹿城·文明包头”十大品牌项目,针对空巢老人设立12349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在北梁棚户区开展扶贫助困活动。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000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参与公交站台、各主要交通路口等公共场所的文明引导、秩序维护、环境清理等服务工作。

  “这些活动的开展,避免了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从而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逐步常态化。”包头市精神文明办主任李俊说。

  为了推动学雷锋长期化,包头市依托各级党组织、文明单位和物业公司建立3种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包头市有1680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31.6万名志愿者。千千万万个雷锋在成长。携带文明风尚的志愿服务活动,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正越来越深入地走进市民生活。(记者 刘江 吕学先)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呼和浩特专场招聘会
生态鸡赚大钱
留住雷锋
【光影故事】温暖...
传递雷锋精神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二连站提高运输效率
妇联送温暖 维权进社区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