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2月27日,李克强来到江西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宿舍楼,看望住在这里的农民工和家属。新华社发
怎样在城镇化领域实现科学发展和人文特色的内在统一,是李克强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反复强调,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要富裕农民,造福城乡居民。重要的是要解决好2亿多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的问题。去年12月底,他专门到江西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宿舍区看望农民工,了解他们就业、收入、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情况,叮嘱地方同志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早在河南当省长时,李克强就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推进、驱动城乡发展,使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河南省走出了一条新路,成为全国经济第五大省、工业大省,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去年已突破1100亿斤。在今年人代会河南代表团,李克强又指出,要在“三化”协调的基础上,推进包括信息化在内的“四化”同步。
为降低城镇化“门槛”,李克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整服务业政策,鼓励扩大就业,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5年来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3000多万套,基本建成1700多万套,使几千万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李克强主张,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破解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也要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在他的强力推动下,五年多来,中国累计改造棚户区1200多万户。今年2月,李克强在内蒙古考察后,又提出将开展第二轮棚户区改造,再解决1000万户城市贫困户住房困难,两轮改造惠及的人口规模近1亿。
2012年12月28日,李克强在从当阳前往恩施的火车上吃盒饭。新华社发
“保基本民生,天大的困难也要做”
李克强年轻时在农村插队,当过大队书记,饱尝农民生活的艰辛,积累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担任国务院领导后,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融入群众、以心换心,讨论民生改善之策。
通过深入调研掌握最真实的情况,这是李克强一贯的工作作风。出门轻车简从,不封路,不清场,现场解决群众和基层提出的实际问题。从地方到中央,他从未改变。
2012年12月29日,李克强在湖北省恩施龙凤镇青堡村,踩着泥滑山坡道攀上路边陡坡,察看挂坡地种植的艰难。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去年岁末,李克强冒雪探访五年前到过的湖北恩施龙凤镇青堡村,再次和村民围坐在一起,把大家述说的“烦心事”一一记在本子上。当他准备离开时,看到路边陡坡上有玉米地,农村管这叫“挂坡地”。李克强踩着泥泞的山道攀上坡,用手抓了一把泥巴捏捏,“这是一个很农民的动作,就像大家平时在看地一样。”村民杨芳说。
2012年12月29日,李克强在湖北省恩施龙凤镇青堡村与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村民们反映,种挂坡地有三难:爬上去难、管理难、收成难。李克强现场同大家商讨。最后他认为,这样的地应该退耕还林,改种经济林,并进行移民建镇、扶贫搬迁、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试点。3月份,在龙凤镇召开了扶贫改革综合试验的工作座谈会。
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但凡有人来田里看,大都是向前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真正懂行的才弯腰看看苗情。李克强一到我们这里,眼睛就是往下看,村里特意在远处立了大标语牌,他自始至终没看过,而是跟我一起捏捏苗,盘算打掉田埂后能增多少收成。”
2013年2月3日,李克强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梁棚户区考察,入户看望棚户区居民。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今年春节前夕,李克强径直走进包头北梁棚户区的高俊平家走访,当时高俊平的孙子刚睡醒午觉,没来得及穿衣服就躲进立柜里。李克强和高俊平唠家常时,孩子从立柜里跳出来钻进被窝,露出了光着的屁股。整个过程被电视镜头记录播出。“光屁股”小孩在网上立刻成为焦点人物。对于这段“很萌很真实”的镜头,网友们报以热情的肯定:“可以看出,这是真正接触底层、事先不打招呼的访贫问苦。”
他又来到棚户区居委会召开现场会,由于温度低,会场只能靠烧煤炉取暖,屋内弥漫着呛鼻的煤烟味。李克强语重心长地说,城镇化不能一面是高楼林立的新城区,一面是低矮简陋的棚户区。要下大力气改造,让群众从忧居变宜居,这是百姓天大的事,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做下去。
两年前在湘西凤凰考察时,李克强在和村民聊天时,得知村里一个叫龙桂菊的女孩儿因家庭困难不能上大学,他希望地方帮助,圆她一个大学梦。当地干部表示,马上落实。李克强又说,不仅要圆她一个人的大学梦,还得全面排查,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今年“两会”上,李克强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又问起此事,当地的干部说,他们经过排查,又解决了8个困难考生有学没钱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