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八旬的刘建茹老人,是包头日报社印刷厂的一名退休工人。她从知道雷锋开始就一直向雷锋学习,不管其他人如何评价自己。50年如一日,刘建茹坚持学雷锋,从年轻时捡到财物主动上交,到现在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一件件身边小事都体现着雷锋精神的美德。刘建茹老人坚定地说:“这么多年,受过表扬,受过打击,也受过讽刺,但是学习雷锋的信仰要坚持!”
自制“学雷锋”书签
3月27日,记者来到刘建茹老人家里,精神矍铄的她正在用针和红线一张一张串书签。记者看到几枚样式简单小巧的书签,一面印着“榜样的力量——像雷锋那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像雷锋那样,服务人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爱岗敬业;像雷锋那样,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背面印着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这些书签都是刘建茹老人自费自制,义务发放的宣传雷锋精神的小书签。一枚小小的书签背后,记录的是这位八旬老人五十年践行雷锋精神的承诺与信仰。
五年前,刘建茹老人去学校里调查“向雷锋同志学习”是谁给提的词,从小学生到高中生,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回答对,老人心里感到遗憾。回到家后,老人想出了送精神食粮的办法,就是把雷锋精神的美德做成一枚小小的书签。于是,她就自费自制各种学雷锋书签,然后自己用针和红线串起来,有时候挑灯夜战串书签到凌晨2点。刘建茹老人把串好的学雷锋书签亲自送给学校学生、机关单位、市领导等,让人们从点点滴滴弘扬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一辈子
说起当年学雷锋的日子,刘建茹如数家珍:“开始号召学雷锋时,我们也学习雷锋节约精神,擦过机器的油污布舍不得扔,用肥皂洗,用碱水洗,晒干了继续用。”工作中刘建茹学雷锋,生活中更是如此。
当时,在东河区有一对无儿无女的郭春喜老两口,生活困难,无人照顾。刘建茹每个月就从三十多元的工资中拿出两元钱资助他们,并不时送他们些衣物、食物。刘建茹有一个大黑提包,她把自己家的煤,敲成一小块一小块,装在大黑提包里,用自行车驮到公交站牌,然后坐公交车到东河。下了公交车再借辆自行车吃力地把黑提包驮上送到郭春喜老人家里。有时候,自己不方便过去看望老人,就让自己的徒弟杨茂帮忙捎过去。在她和杨茂的带动下,和郭春喜老人住在一个院子里的邻居也被带动起来,一起资助这两位老人,这一资助就是26年。
多年下来,雷锋精神已经成了刘建茹老人生活、行事的准则,帮助他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成了老人的习惯,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为灾区、贫困学生累计捐款上万元,只要有灾情,红十字会就会出现老人的身影。她还经常扶着八十多岁的老伴、带着还在上学的孙女到红十字会为灾区和贫困学生捐款。
有人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刘建茹说:“学习雷锋精神美德要记在脑子里,融入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中。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不容易,要把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才能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记者赵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