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4年全国两会 > 媒体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政协委员赵本山: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内蒙古新闻网  14-03-07 20:52 打印本页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全国政协委员赵本山: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赵本山遭记者围追采访。

二十多年前,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打造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李克强总理5日在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

对此,华西都市报记者昨日独家获悉,全国政协委员赵本山今年的新提案,将目光聚焦在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传承上,他说,“我今年的提案与去年相比有创新。我们这个民族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继去年提案“美丽乡村”受到各界好评后,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赵本山有什么新的提案,一直备受国内媒体关注。昨晚,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北京采访,独家获得了赵本山此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新提案。赵本山今年的新提案是《大力支持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传承》。

提案:传统文化有的是宝

昨晚10时30分,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赵本山的房间,赵本山还没有休息,正埋着头认真反复一字一句修改自己的提案。在修改了十多遍以后,赵本山在提案的落款处郑重地写上了提案人名字——赵本山。

赵本山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我去年的提案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而今年的提案相对去年有创新。我们这个民族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赵本山说,“我认为,一年多来,国家变化很大,我们的民族更有文化自信。什么叫文化自信?我理解,就是人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好,喜欢它,珍惜它,享受它,而不是嫌弃它,抛弃它,辱骂它。”

赵本山接着说:“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走到今天,在世界上越来越令人尊重,说明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优秀的,我们之所以还缺少文化自信,就是我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对民间文化不了解,不仅认识不到它的好,反而简单粗暴地认为它落后、低俗、土气。传统文化当然有它的局限,但我认为那不是主流,更不是全部,传统文化有的是宝,关键看你识不识货。当然,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说,对传统文化好在哪,不足在哪,心里有数。”

治根:传统文化要有人传承

赵本山拿自己熟知的民间曲艺举例,“比如,不少人看不上民间曲艺,但懂行的人都知道,民间曲艺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内容。但是传承和发扬优秀民间文化,仅有民间艺人还不够,还应该有识货的文化人去研究它,推广它,到了这种境界,我们就可以说有了文化自信。”

关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赵本山强调,加强投入只是一方面,但很多东西并不是投入了钱就能有效果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用心。他说:“我举一个例子,我们过去没少花钱挽救一些文化遗产,不惜重金从海外抢救回来一些文物,但现在回想起来,对整个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不见得起了多大的作用。”他认为,“让各方面重视传统文化,让文化的传承深入人们的心里,这才是在根子上起作用。”

追问:《星你》为何受欢迎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今年广受关注。赵本山说,“我还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但我们应该了解要知道这个东西为什么年轻人愿意看,然后还要揣摩年轻人的心理,研究有哪些因素吸引了这些年轻人。”赵本山说:“文化的传承要坚信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一定要做自己的东西,我们民族的东西。”

当与华西都市报记者谈到《乡村爱情》系列剧连续取得成功,赵本山很谦虚地说,“这都源于这么多年来不变的对民族文化的坚持。我们这些年完完全全在守住民族传统文化,所做的东西接老百姓地气。《乡村爱情》这样一部农村戏之所以能连续拍摄7部,取得这么好的社会效果,是因为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所以《乡村爱情》在2014年下半年,我们还会继续拍第8部。”精彩语句

一年多来,国家变化很大,我们的民族更有文化自信。

什么叫文化自信?我理解,就是人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好,喜欢它,珍惜它,享受它,而不是嫌弃它,抛弃它,辱骂它。

我们之所以还缺少文化自信,就是我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对民间文化不了解。

——赵本山 (首席记者杜恩湖北京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车流中的女交警
骑马上路引行人侧目
大学生返校
“收心”备战开学季
维和官兵比武话别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人勤春来早 田间耙地忙
汇英才·聚青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