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深情回忆起自己在农村插队的岁月。他表示,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习近平访贫问苦,足迹深处可见真章。十八大后的首个新年前夕,习近平冒着-10℃的严寒,赴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看真贫”;去年1月3日上午,到自古就有“瘠苦甲天下”之称的甘肃省定西市,深入偏远山村困难户,看望慰问乡亲们;去年11月3日,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看望乡亲,“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看到一些群众生活还很艰苦,感到责任重大;今年1月27日上午,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爱民社区,关心低保户、残疾人及建设关爱型社区情况,并叮嘱社区负责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对贫困群众有天然感情”,可谓肺腑之言。1969年初冬,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延川县,开始了长达7年的插队岁月。那时候,当地的真实状况是,“毛驴驮水,牛耕地;煤油点灯,粗布衣”,有时候甚至连饭都吃不饱,“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工作极其辛苦,习近平回忆,“一年365天,除了生病,几乎没有歇着。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还要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到后来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吃不饱,工作累,但这段经历磨练了习近平的意志,更增加了他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习近平曾动情地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也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无论在哪里履职,对底层民众最有深情,最牵挂于心。
牵挂出于情怀,也源于责任。正因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才倍感责任重大,也更有急迫意识,坦称我国仍有1.28亿人口生活在平困线以下,仍要实现全体国民的富裕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正因为对群众有最挚诚的感情,才会时常走进群众中间,“基层群众中,总能看见主席的身影”。“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脚踏热土,有情怀更有底气。
了解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更要改变他们的贫困生活。习近平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可以预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乃至奔小康,并非遥远的梦想。
如何对待穷人,最能看出领导人具有什么样的情怀,也最能体现什么样的执政逻辑。我国已经变得日益富强,富强途中不忘那些困境中的穷人,通过制度安排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这是民本思维的体现,更是国家存在的价值,勇往直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