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4年全国两会 > 本网特稿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傅永春代表:找准服务社会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内蒙古新闻网  14-03-09 17:0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大学发展的资源在墙外,已成为各高校的普遍共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成为高校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市场环境条件下,高校要想获取社会资源,必须通过强化服务的途径来争取。”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傅永春说,高校要想体现自身服务社会的功能,必须缩小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实现学校人才智力优势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

  谈到社会办大学,傅永春代表说,只有从思想深处推倒横亘在现实校园与虚拟校园之间、现实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室之间、视野内的现实社会与视野外的虚拟社会之间的围墙,才能将社会上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的资源纳入支撑学校发展的序列之中。

  这些年来,内蒙古民族大学与通辽市政府整合优势资源,深入开展市校合作,为高校服务社会发展提供了鲜活例证。据傅永春代表介绍,截至目前,通辽市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共启动142项校地合作科研项目,着力建设8个研究院(中心),双方还共建了“生物高新技术创新园”、“大学科技园”、“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项目,推动了市校双方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当前,内蒙古正深入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推动形成了全区各地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傅永春代表认为,高校要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期,找准服务社会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在合作中寻求发展,在服务中获得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落实这一措施,关键是要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傅永春代表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健全大学科技成果转换机制,实现产学研用无缝链接。(记者刘江)

[责任编辑 刘俊霞 ]

内蒙古代表风采
园丁爱生活 温馨沁...
工作在一线的“靓...
跟台湾空姐学礼仪
中小学生走上街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人勤春来早 田间耙地忙
汇英才·聚青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