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雕鸮,呼和浩特机场近年周边新发现的大型鸟类,当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这是达乌尔黄鼠,目前本场常见的鼠类,别看长得像松鼠,它可是地面穴居活动,也是猫头鹰菜谱里的最爱。这是紫花苜蓿,咱们蒙古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常见的牧草,是达乌尔黄鼠食谱里的一道常见菜。为了降低鸟击发生概率,我们就需要减少鸟类在飞行区周边活动的频率,最好的手段就是掌握鸟类习性的‘密码’,掐断食物链,通过对割草、灭虫、灭鼠‘密码’的破译,减少鸟击”。
“同学们,大家知道飞机是怎么起降的么?飞机飞行过程中都害怕什么?”“什么是净空保护区”“净空保护区不能放飞无人机、风筝、气球。”随着课堂一个个小知识的普及,实验中学初一年级的同学们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互动中学习了许多航空知识,对于日常学习物理、英语、几何知识等都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机场净空进校园的成果之一,也是净空管理工作最有成就的“高光时刻”。
说到这里,呼和浩特机场乃至内蒙古机场集团,熟悉鸟击防范和净空管理的同事都对一个人的名字耳熟能详,那就是呼和浩特机场净空鸟防室主管邢璞,他不仅秉承了呼和浩特机场“人鸟共享蓝天”的生态治理道路,更是通过自己和同事们的实际行动,让枯燥甚至有些神秘的鸟击防范工作逐渐为大家所熟知,通过随时随地向孩子们和市民朋友们科普净空知识,讲述净空威胁,让保护净空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种下。
生产一线的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邢璞怀揣着民航梦,进入了呼和浩特机场工作,担任了一名驱鸟技术员。与同时期毕业的师兄师姐竞聘公务员、考博的就业结果相比,一线驱鸟员的名称确实存在些许“寒酸”感。也让人们产生大材小用、水土不服、坚持不久等一连串的疑虑。但他没有气馁,因为从小热爱大自然,对航空有着无限憧憬的他,坚信凭借严谨的作风和坚定的信念,在这个岗位上是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职业规划。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鸟击飞机的概率,他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以生态学和鸟类学的理论为指导,努力践行“竭尽全力综合防鸟,实现人鸟共享蓝天”的绿色、生态驱鸟工作理念,这种理念一直在持续指导着呼和浩特机场鸟击防范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从一名一线的普通技术员,逐步成长为呼和浩特机场主管工程师、机场首席工程师,华北局、首都机场集团、内蒙古机场集团三级行业专家。参与编写的《机场鸟击防范员培训课程》(Airport Bird Strike Management Course)通过国际民航组织(ICAO) Trainair Plus项目组审核,该们课程是ICAO标准化课程库中的第一门中文课程,填补了行业空白。同时获得了2021年度首都机场集团行业认证类金牌课程。
摘放被困鸟类。
专业领域的带头人
鸟击事件作为航空业第一大事故征候类型,防治难度极高。为了降低机场发生的概率,邢璞从源头着手,运用生态学理论指导,力争采用现代的绿色驱鸟理念和手段与鸟类“斗智斗勇”,以治理鸟类栖息地、食源地、水源地和繁殖场所为依托,采取割草、灭虫、灭鼠和消除飞行区明水面等若干措施,结合鸟情巡视和设备驱赶等方式,最终形成了一套以“鸟情巡视、环境治理、设备驱赶、人员培训、数据分析、对外宣传”六位一体的综合防范策略,结束了机场仅靠设备单一驱鸟的历史。此外,呼和浩特机场净空管理面积9498.5平方公里,当机场净空区域出现“不明来客”时,不仅对航班正常性造成直接影响,同时升空物体极有可能被卷入飞机引擎或撞破飞机的前风挡玻璃进而造成航空器损伤。通过多年摸索,邢璞带领班组成员提出精准管控、协同联动的措施,持续以SCP管理模型结合SMS安全管理体系结合的方式,推动升空物体管理走向更立体、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管控模式,有效提升呼和浩特机场净空管理安全裕度。
在邢璞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呼和浩特机场语音驱鸟王驱鸟效果研究、多功能鼠药投放器、呼和浩特机场煤气炮有效性研究、一种恐怖鸟板和诱虫灯驱鸟器、枪弹远程管控系统、净空及飞行程序模拟演示项目、呼和浩特机场灭虫痕量化研究、呼和浩特机场煤气炮气压监测装置等一系列创新项目相继涌现,为本场逐年降低的鸟击万架次率提供了有力支撑。邢璞所在的创新工作室也先后获得民航级、内蒙古自治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集体”等荣誉称号。
接受央视媒体采访。
安全保障的护航者
2019年开始,驱鸟工作由原来的单独业务模块,独立成科室运行,并逐步融入净空管理、飞行程序管理、航空情报资料管理、运行最低标准管理等业务模块。飞行区业务加航务业务的组合,对安全保障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为此,邢璞和他所在的班组成员积极联系对内、对外培训交流,与对口业务单位虚心请教,从制度建设、预案梳理、岗位资质、业务操作等方面入手,逐步搭建起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的运行模式。同时,邢璞带领班组成员从驱鸟工作入手,逐步梳理完成净空及飞行程序业务职责,对部门手册、科室手册、作业指导书等进行了修订完善;对记录填写等内业工作进行了整合优化。一方面改变原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固化格局,让“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整合删减了形式主义内容,另一方面对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进行改善,避免“只能看,不能做”的情况。多模块的锻炼也让邢璞从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成功转型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他所在的班组也先后获得“中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全国民航示范班组”等荣誉称号。
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谈到对职业的理解,作为净空守护者的邢璞常说:“从平凡到优秀源于8小时之内,从优秀到卓越来自8小时之外”,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如何让自己的青春闪光,实现自我价值,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就一定会让自己的青春更加光彩。(毛海诺 邢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