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右翼中旗(简称科右中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沙地北端,是兴安盟最南端的一个旗。北与我盟的科右前旗、突泉县为邻,东与吉林省通榆县、洮南市接壤,南与通辽市科左中旗相连,西与通辽市的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以及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毗邻。全旗辖8个苏木镇、8个工作部、2个管理区,173个嘎查,464个艾里,总人口25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是全区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境域自西北向东南呈狭长状,南北长310公里,东西宽55公里,总面积为15613平方公里(合2342万亩),其中耕地194万亩,可利用草牧场1300万亩,林地337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4‘—122°18’,北纬44°15‘—46°41’。平均海拔为260米至280米,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浅山丘陵区,占总面积的60%;中部为霍林河两岸平原地带,占总面积的15% ;南部为沙区,占总面积的25%。中旗地处东北三省资源接替地带,与东三省不仅在文化上与东北地区有相似性,在资源和产业上也有较强的互补性和广泛的合作基础。旗所在地巴彦呼舒镇距沈阳市480公里、长春市380公里、通辽市192公里、霍林郭勒市195公里,有利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和辐射。中旗与周边地区连接的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通霍铁路纵贯中旗233.7公里;广西北海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屯镇的省际大通道横穿旗境52公里;斜插中北部地区的代霍线水泥路今年全线通车;兴安盟的南出口111国道通过中旗134公里;县级公路有6条,贯穿全旗各地。中旗有东北电网的22万伏输变电线路和自治区局域网的22万伏输变电线路两条电力大通道。在建的设计年发电量16亿千瓦时的科右中1×33万千瓦热电厂,2009年投产发电,目前,争取启动二期一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蒙能2×60万千瓦和京能2×100万千瓦电厂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充足的电力资源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中旗是兴安盟矿产资源相对富集区,按照地质资料分析,在兴安盟境内分布的三个金属成矿带和六个含煤区中,有两个金属成矿带和含煤区穿过我旗境内,即突泉---天山铜多金属成矿带、黄岗—甘珠尔庙铅锌银金属成矿带;巴彦芒哈含煤盆地、西太本—高力板一带含煤盆地。目前,已知的矿产资源有42种,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铜、铅、锌、铁、硅石、叶腊石、高岭土等,基本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区域有81处,其中有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48处,发现的矿点和矿化点30处。截止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13种,各类矿山企业达26家,其中,较大的有扎木钦大型铅锌矿,现已探明矿石量3000多万吨,金属量110万吨,达到了大型矿床标准。与中旗毗邻的霍林河煤田储量为133亿吨,年开采量为3000万吨,发展煤化工可以有效整合霍林河煤田的资源;中旗境内的煤炭资源也相对丰富,据资料显示哈日诺尔煤田储量为1563万吨,忙牛海煤田采区保有储量为1470万吨。全旗有较大河流三条,即霍林河、额木特河和乌力吉木仁河,其中霍林河流经中旗境内352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境内共有养殖水面15.3万亩,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6.5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56亿立方米,目前,地下水开发利用量不足20%,地表水开发利用量不足30%,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中旗有东北电网的22万伏输变电线路和自治区局域网的22万伏输变电线路两条电力大通道。在建的设计年发电量16亿千瓦时的科右中1×33万千瓦热电厂,2009年投产发电,目前,争取启动二期一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蒙能2×60万千瓦和京能2×100万千瓦电厂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充足的电力资源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中旗地处松嫩平原、松辽平原和大兴安岭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带的气流通道上,风能资源极为丰富,中旗三十年的测风数据显示,年平均风速在4.2米/秒以上,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为300瓦/平方米以上,开发风电项目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华能风电项目一期5万千瓦机组现已开工,我们的规划目标是到2010年全旗风电装机总量力争突破100万千瓦,成为全盟重要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农牧业是中旗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村牧区的主导产业。农业方面,中旗有耕地194万亩,其中,水浇地65万亩,草牧场1300多万亩,林地300多万亩,宜林地160多万亩,家畜200万头(只、口),粮食产量5亿斤以上。而且中旗目前远离工业区,空气、土壤、水源等均未受污染,对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这是中旗发展有机农畜产品加工的巨大潜力优势。具有代表性的二龙屯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兴安盟唯一一家开发高附加值有机农牧业产业化企业,进入了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之列。畜牧业方面,中旗是自治区确定的33个畜牧业旗和全盟唯一畜牧业旗。当前,正围绕内蒙古圣羊肉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草原肉牛、草原肉羊和草原黑毛猪等产业化基地。百吉纳新区始建于2007年4月,位于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建城区南,是以发展能源、煤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冶炼为主,以农畜产品加工为辅的多功能工业园区。新区总面积26.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0.8平方公里,规划期限2007年—2020年。新区的综合优势体现在集聚的产业要素方面:新区内设有东北电网的22万千伏一次变电站,可为入驻企业提供可靠的生产用电;在建的科右中1×33万千瓦热电厂,将集中向新区供电、供热。新区交通发达,111国道、广西北海市—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的省际大通道、通霍铁路在境内穿越。新区有充足的水资源保障,翰嘎利水库每年可为新区提供4000万立方米工业用水。入驻新区的企业既能享受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规划相关优惠政策,还可以根据项目情况,享受到中旗“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特殊政策。宽松的政策环境我们面临着国家高度重视老少边穷地区和把东四盟市纳入东北振兴规划中的历史机遇,将陆续出台一些相关政策规定;自治区正在加大对东部盟市的支持力度,而且对兴安盟也将给予一些特殊的感情、特殊的扶持政策。按照盟委新一轮发展的思路,中旗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努力使中旗的经济发展环境有一个新的改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科右中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和生物奇观,有最具代表性的科尔沁草原原始景观、蒙古黄榆景观、五角枫景观、沙地湖泊景观、湿地珍禽景观、蒙格罕山生物多样性景观等。底蕴丰厚的科尔沁文化中旗具有深厚的科尔沁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先后被自治区、国家授予“蒙古族曲艺艺术之乡”和“中国民族艺术之乡”,这里广为流传着蒙古族民歌、乌力格尔、好来宝等说唱艺术,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科尔沁文化,经过积极争取,中旗被自治区文联和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四胡之乡”、“安代之乡”和“乌力格尔之乡”。乌力格尔被入选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和王府刺绣工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文化源远流长,马产业方兴未艾。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科尔沁宣传文化中心、广播电视播控中心和体育综合训练馆等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旭日当头思远举,只争朝夕起新程”,科右中旗25万各族人民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愿以最佳的投资环境,最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大批致力于科右中旗建设的国内外投资者,竭诚欢迎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莅临中旗指导工作,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