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自治区近年实现快速发展,重点在投资,亮点在项目,基础在资源,关键在环境;自治区下一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结构,要依靠增量,增量要靠投资,投资要靠项目。项目投资对自治区来说,过去重要,现在重要,将来仍然重要。目前,全区各级各地始终绷紧抓投资抓项目这根弦,抓项目,促发展,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从今天起,本报开设“抓项目促发展”栏目,反映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记者从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了解到,该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项目采用国内外最先进技术建设,建成后能够提供更加清洁、优质的成品油,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2.4%,外排污水量削减58.1%,是公司全力打造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绿色工程。
该项目去年5月26日奠基,预计到2012年一季度投产,总投资71.37亿元,今年完成投资25亿元。项目包括新建500万吨/年常压、280万吨/年催化裂化、170万吨/年煤柴油加氢精制等11套炼油装置及配套系统。目前,项目11套装置的基础和公用工程系统已全面开工。其中,原油罐区78%完工,2台罐已经充水、试压,预计今年11月30日交付使用;工艺管线防腐制作于9月15日全部完成。整个项目共投入人力5000多人,正按照节点目标有序推进。
在施工过程中,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克服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诸多困难,一边生产一边建新厂,严格执行业主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安保体系,采取联合布置生产装置,实行集中控制、统一管理。同时,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用成熟、可靠、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采取有力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中,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承担年500万吨常压装置、年60万吨连续重整装置的EPC总承包任务。其设计体现了大型、先进、系列、集约的特点。整个工程体现了环保清洁的主题,执行国家清洁生产标准。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是国家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油品质量升级专项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完成后,其炼油加工能力将由目前的15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每年可向内蒙古中西部和山西北部等地区供应166万吨汽油、225万吨柴油、20万吨航煤和15万吨聚丙烯等石油石化产品,年产值近300亿元,利税70亿元以上,并将成为面向内蒙古,辐射山西、河北等地区的大型炼油基地。(记者 李永桃 通讯员 邢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