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6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在祖国北疆的苏尼特右旗草原。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灵活轻便、一队多用为特点,长期扎根活跃在基层,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丰富广大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50年不褪色的一面“文艺红旗”。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1963年代表自治区乌兰牧骑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1984年代表蒙古族赴京参加了国庆35周年庆典仪式,接受党和国家领导的检阅。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乌兰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为乌兰牧骑亲笔题词。50年来,乌兰牧骑始终不渝地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保持的光荣传统,担负着全旗机关、企事业、驻军、厂矿、铁路、旅游点、学校、基层文化站等单位的文艺辅导、服务、接待演出任务,每年演出200多场次,观众达3000多人次,行程3000多公里。在基层向牧民们宣传科技致富、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农牧业、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信息,为各苏木镇、嘎查村组织举办不同内容的诗歌比赛、祭敖包、那达慕、生日庆典、婚嫁活动,提供演出服务。
跨入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发展进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乌兰牧骑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子,努力适应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要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创作、表演奖”、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特别荣誉奖”和全区“十佳乌兰牧骑”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