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内蒙古自治区60年的文化发展历程,全区各地从实际出发,在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博会展业等重点文化产业进行体制创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2006年9月,自治区发行集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自治区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1957年6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在祖国北疆的苏尼特右旗草原。乌兰牧骑的诞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自治区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50年来,内蒙古60多支乌兰牧骑,长期坚持深入基层农牧区,为农牧民群众送歌献舞,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丰富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进入这一名录的第四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年来,长调民歌这一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现形式,逐渐走出草原,走进越来越多人的心中,其生存、发展、传承的环境也得到相应改善。
在灯红酒绿、熙来攘往的城市生活中,人们丧失了追求梦想的信念、忽略了内心的声音。五彩呼伦贝尔草原儿童合唱团源自一个纯净的梦想。来自呼伦贝尔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布里亚特、巴尔虎五个草原部落的孩子组成了合唱团,用西洋和声的演绎方式,配以现代化的编曲配器,让古老的草原童谣焕发出勃勃生机。
2007年9月30日,位于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遗址东侧的半地下覆土式建筑——盛乐博物馆落成剪彩。这是我国唯一以展示鲜卑历史文化为主的特色博物馆。自开馆之日起,慕名而来的八方宾客络绎不绝,争相领略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都城所蕴含的神秘文化魅力。其实,在和林格尔这片土地上,盛乐文化正汇成一曲激扬着时代旋律的盛世欢歌……::详细内容::
台上是余秋雨、余华、于丹等知名人士在激情演讲,台下是上千名听众充满求知的眼神。每当“思想草原”文化之旅大型系列讲座活动举办时,呼和浩特的市民就纷纷涌向大学校园,与大学生们争抢座位。这样的学术热、文化热在呼和浩特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详细内容
由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团委、教育厅、广电局、青联、学联联合举办的首届内蒙古青春大使选拔活动从2007年6月开始在全区各盟市、高校开始,经过评审专家现场问辩和评审,选出了“首届内蒙古青春大使—爱心之星”、“首届内蒙古青春大使—创业之星”、“首届内蒙古青春大使—才艺之星”,他们长期关爱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品质优秀、行为高尚、自强不息、才学突出、奋发有为,展现了新一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详细内容::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证:0500048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