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召开“防治气象灾害座谈会”
稿源: 人民政协报  2008-02-28 15:23


    
  “建立气象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综合监测能力”、“加强灾害科普宣传,开展民众灾害自救、互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位全国政协委员14日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召开的“防治气象灾害座谈会”上为抗击冰冻雨雪灾害建言献策。
    
  如何增强民众的灾害意识和忧患意识,提升民众对气象灾害的科学认识和防灾减灾意识,成为与会者热议的一个话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建议,要加强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提高民众的自救能力。“美国有《龙卷风》、《后天》这样的好莱坞大片对民众进行灾害科普宣传,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中科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委员呼吁加大灾害科普宣传力度,建议在中央电视台设立专门的气象频道,全天候滚动播出气象资讯。
    
  这次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给电力、交通、农业等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一些地区的电网、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等设计标准难以适应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气象灾害的影响。国家电网公司原党组书记、总经理赵希正委员建议,在电力工程的规划设计中考虑南北方不同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等气候条件的可能影响,对电力线杆塔载荷能力进行论证,并制定相应的标准,以提高其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
    
  “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和广东粤北段,因大雪持续封闭交通,导致近4万辆车和12万多名旅客在公路上滞留,这说明我国的主要干道无迂回、分流路线,堵在高速公路的车流无法分散出去。”交通部原副部长李居昌委员建议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推进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能不封路尽量不封路,不得已才封路”的理念。铁道部原副部长蔡庆华委员说,现阶段我国7.8万公里的铁路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的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铁路这一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运力大、成本低、全天候的交通工具,这是解决中国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
    
  灾后重建牵动着委员们的心。如何减少低温大雪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委员建议,要抓住雪停的时机及时修复雪毁大棚,除冰除雪,清沟排水,补种改种短季速生芽菜蔬菜,发展营养土(液)快速育苗;还有积雪的非休眠农田可于中午撒草木灰以加快融雪;升温较快的地方,还要及时向作物叶部喷清水,防止作物缺水死苗;解冻后的农田要及时追施速效肥料,以增加低温恢复长势。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崇汇出席座谈会。(记者 蒋志臻 摄影/杨帆)

编辑: 李中锋
 
  网民议政 更多>>
·网民期盼: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
·网民建言:把握机遇,请带重庆搏起来
·网民期盼:廉正清风 振奋百姓精神
·网民期盼:养老医疗有保障 心才踏实
·网民建言:建国际都市 让沪漂亮转身
  辉煌内蒙古 更多>>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媒体报道 更多>>
·今年中国两会五大热点:大部制今春鸣锣
·迎接两会特稿:宏观调控五年间
·两会代表委员不乏奥组委核心高官 言行将受关注
·把握时代主题顺应人民期待:十届政协工作综述
·全国政协举行有关部委工作情况通报会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