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内蒙古 辉煌60年大型多语种专题

内蒙古新闻网  2008-01-16 10:15

点击进入专题

  “飞越八千里路云和月乘风而来,近看草原大地青春焕发的光彩,啊哈嚯咿!内蒙古,大中华为你齐声喝彩,各族儿女心相连,走进壮美的时代……”

  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几国歌手联袂激情演唱的《为内蒙古喝彩》这首优美的歌声自始至终盘旋萦绕在人们的耳际:无论是东河广场绚美夺目的水幕烟花还是美奂美轮的三大重点工程;无论是国际一流的豪华酒店还是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无论是民族特色浓郁的歌舞还是车流如织的风情一条街;无论是经济发展的数据还是当地人友好的笑脸,每一个来到内蒙古的人,片面但却鲜活的印象被这首歌一笔笔勾勒出了完整清晰的轮廓,也引发了草原上的故旧新朋从来没有过的强烈共鸣。庆典的日子里,内蒙古的城市、乡村和牧区面貌一新,来自四面八方的官员、学者、新闻记者、老同志、游客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国际友人齐聚在这块欢庆的土地之上,发自内心地为走向富裕和谐的内蒙古高声地喝彩,发自内心地为快速发展的内蒙古高声地喝彩。2300万草原儿女展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格、独特的草原文化与繁华的现代都市特色,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也展现出了昔日荒僻的内蒙古在60年的过程中让自己由边缘走向主流的轨迹。

  内蒙古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取决于自身独具发展优势和潜力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在为自治区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之时,也为60年的庆典带来了充分的自信,几乎所有的庆典活动和重点工程项目都能让人切身感受到内蒙古气势磅礴的发展,而诸如伊利、蒙牛牛奶,鹿王、鄂尔多斯羊绒衫,河套雪花粉、小肥羊火锅,北方奔驰、神华煤液化项目等等……

  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内蒙古经济腾飞的生动符号。当伊利集团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当蒙牛斥巨资海选“超级女声”,当鄂尔多斯羊绒衫不知疲倦地温暖着全世界,当“小肥羊”“小尾羊”让全国各省市的人们吃得心满意足,当内蒙古生产的承重300多吨巨型载重车出现在三峡大坝合龙工地,当《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中宣称内蒙古竞争力首次跻身上游,居于全国第十位时,所有这些都意味着: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缓、落后的内蒙古已经进入经济成长新阶段,成为了中国北方隆起的新的经济高地。

  不仅如此,内蒙古也正在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黄金洼地”,神华、鲁能、三林、雀巢……一批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界耳熟能详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内蒙古的投资企业目录上。翻开自治区引进项目的记录簿:仅今年1至7月,全区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88项,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852.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6.9%,比去年同期增加157.5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总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就达164项,由于投资过多,包头、鄂尔多斯等市还实行了1亿元以下项目免谈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2007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是我区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商品交易会。总交易额达到了22亿元。交易会上,内蒙古的名牌产品、特色产品普遍受到各地客商的青睐。缘于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在接受中央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搞的项目都比较大,在建的300多项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4000多亿,每个项目平均超过10个亿。今年的工业投入要超过2000亿元,这都是上的一些大项目,我们现在新上的工业技术和技术装备要求一步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数字显示:在60年的发展进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达到第一个千亿元用了50年的时间,第二个千亿元用了6年的时间,第三、第四个千亿元只用了1年,在蓄势“井喷”的经济发展态势下,下一个千亿元会用多长时间呢?


编辑: 李中锋
 

  民情民意 更多>>
·乌兰察布建设和谐社会构筑城乡救助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扶困助学开启绿色就学之门
·投资20多亿内蒙古给老少边穷乡镇铺通油路
·内蒙古实施城乡低保保障贫困人群基本生活
·内蒙古自治区群众体育涌起全民健身热潮
  特别策划 更多>>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媒体报道 更多>>
·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开第120次主任会议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新春联欢
·内蒙古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闭幕
·内蒙古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公布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任免名单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