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全覆盖"成为新追求
近年来,从试点到全面推开,从最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开始向中低收入人群乃至全体人群延伸,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这项工作把提高覆盖率、争取"全覆盖"确定为最新目标。
如果说,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政策在过去比较注重特定人群的保障,如"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农村五保户人群的救助等等,现在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政策更着重于构筑覆盖城乡各个人群的全方位保障网。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全覆盖":制度层面,不断填补过去由于财力不够形成的"空白点",在所有地区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政策体系;执行层面,将过去遗漏的各个人群纳入保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2007年,国家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的公共财政投入,部分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政策已基本做到"全覆盖",如医疗救助制度在农村已实现"全覆盖"。在一些先行一步的地方,对"全覆盖"的追求更为明确,如浙江省已经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三条保障线,从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全覆盖";上海市提出在2010年力争实现各类基本社会保障基本"全覆盖"。即使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也力求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阶段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