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对亿万人民来说,2008年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年,是改革开放的30周年……
在这个重要的年份里,本报在全国“两会”期间,开设《记者跑两会》专栏。将通过这个栏目把我区与会代表、委员畅言献策的一幕幕精彩亮点和全国“两会”为内蒙古未来发展注入的无限活力,在第一时间里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3月3日早,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我区代表抵达北京驻地。
全国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副区长徐睿霞到驻地后,稍事休息便开始准备议案。这位来自黄河岸边的女代表带来了包括涉及房价、听证会、药价、生态等方面的不少建议。令她感到鼓舞的是,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自己的许多议案和建议都被有关方面采纳。“正因为我们的议案和建议管用,我每年准备议案和建议才这么有劲。”她说。
李文阁代表也是个大忙人。除了吃饭时间下楼和被记者“抓”个正着接受采访外,剩下的时间他都在房间里准备材料。作为来自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他更多地想就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进言。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呼和浩特铁路局局长林奋强的议案、建议集中在铁路建设与政府应急机制的有效对接方面。“今年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是对我国铁路设施的一次严峻考验。”谈及如何进一步做好铁路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时林奋强激动不已,“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铁路建设的统筹规划和论证,形成协调配合和应急替代格局,保证与政府应急机制的有效对接,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驻地商务中心人头攒动,一位代表在这里一口气打印了60页的背景资料。“电子阅览室”的5台电脑格外繁忙,许多代表来此查询“两会”信息,提交电子版提案,有的还把带来的电脑接上“外网”查询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