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内蒙古的达斡尔族代表郭宏林(左)、鄂温克族代表色音图(中)、鄂伦春族孟玉珍(右)代表会后继续在一起就三少民族经济发展谈自己的思路。
天安门广场上,人民大会堂里,驻地会议室内,无论出现在哪里,他们三个都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身着鄂温克服装的色音图高大威猛,穿着鄂伦春女装的孟玉珍温文典雅,穿着达斡尔服饰的郭宏林沉稳健硕。他们成了全区10.77万“三少”民族的形象代言人。这三名代表着知识分子、农牧民和工人的“三少民族”代表心里装着的是民族腾飞的大心愿。
3月6日上午,色音图代表关于民族地区工作建议的声音在人民大会堂内蒙古厅响起。“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肩头的责任有多重。”“要进一步重视较少民族的教育事业发展,要继续实施生态移民、林区棚户区改造,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色音图代表的心绪一直不能平静,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心里扑通扑通跳动着的是民族腾飞的迫切心愿。
孟玉珍代表的房间是内蒙古人大代表团的女代表、女记者们最爱去的地方。屋里的一件件鄂伦春族民族工艺品让女士们爱不释手,而孟玉珍代表用鄂伦春语演唱的鄂伦春民歌《高高的兴安岭》更是让人陶醉。“鄂伦春民族有好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像‘木库连’艺术,是用普通的树叶来吹奏美妙的音乐,但现在已经濒临灭绝,好多靠口手相传的民族传统文化后继乏人。抢救和保护‘三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任务艰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呀。”保护和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是孟玉珍代表心中的最大心愿。
郭宏林代表是内蒙古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代表,但他心里装的却是达斡尔族腾飞的大心愿:“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列入国家重点扶持行列,改善移民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