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广东代表团全体代表回到驻地后难掩心中的兴奋。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代表们各抒己见,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在发言中说,温总理的报告中提到,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这很准确,很到位。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创新的企业才有持续生命力,国家应该为他们专门立法,从法律的角度切实保护他们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
说到这里,对此事深有感触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代表抢过话茬:“我从基层上来,知道企业创新的难度,花几百万和两年时间开发出一个新产品,产品还没有出厂门,就被人家仿冒去了。官司还没法打,责任还没法追究。长此以往,谁还去开发新产品,谁还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搞自主创新?这会影响我们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立法保障自主创新非常必要。”欧广源代表恰到好处的“接话茬”引来代表们会心的笑意。
李兴华接着说,创新型人才和投入对于突破创新瓶颈非常关键,目前我国人才质量、结构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这个问题,一要靠自己培养,二要靠引进。
当李兴华提到广东的创业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主要和优惠政策越来越少有关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插话说道:“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是全部,如果你那里有个很好的创业环境、创业氛围,他在你那里通过艰苦的付出,可以成就他的事业,他宁可艰苦。目前,我们感到危机的不是优惠政策的减少,而是我们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意识的丧失。这才是可怕的。”
汪洋接着说,“如果说到创新的条件,很多地方条件远远不如广东,但他们仍然能做出属于自己的事业来。比如说奇瑞汽车,在科研生产生活条件上都并非最优,但仍然吸引了一大批国内顶尖汽车专家,奇瑞汽车也成为国产汽车的一面旗帜。为什么?这是因为这里有他们的事业。企业创新,没有钱万万不行,但有钱也未必行。重要的是转变传统观念,在企业内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土壤,这样我们的创新才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