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市长方西屏:绿色池州看“两高”

半月谈   2008-03-12 16:00

  去年以来,前来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香隅化工园考察、洽谈、签约的客商络绎不绝。然而,曾多次前来洽谈、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温州一家知名化工企业,最终因环评问题带着遗憾离开了。仅2007年一年,就有20多个投资项目因环评不达标而被池州拒之门外。

  池州市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被誉为“皖江后花园”。近年来池州市不仅保持了青山绿水,经济也在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方西屏代表说,池州用实践证明了一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是天生的一对“冤家”,而是一对可以双赢互动、相互促进的“好搭档”。

  方西屏说,近年来,池州市凭借区位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确实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此也带来一种风险,就是有可能把“两高一低”(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项目引进家门,带来无穷后患。因此,池州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获取较快的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指导思想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此,池州市在招商引资中专门设置了“两高”的绿色门槛,“两高”即引进项目起点高、环保标准要求高,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从源头上防止在产业转移中发生污染转移。

  与此同时,池州市通过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循环经济,推动了工业的集群发展和升级换代。在香隅化工园,就有这样一张生态“互联网”:华泰、德泰、东升、天孚等几家化工企业,产品互为原料,降低了成本;“三废”处理后仍可作为化工原料再次使用,又增加了收入。正是由于建立了紧密关联的生态产业链,实现了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得到有效解决。

  经济发展的底线是不能破坏自然生态,而优美的环境又为经济发展营造了氛围、聚集了人气,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池州市是华东地区惟一拥有10多万亩原始森林和次生林的地区,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恰位于其境内。方西屏说:“优美的环境是大自然赋予池州的宝贵财富,已经成为池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目前,池州市已有各类旅行社47家,旅游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已达6万多人。2006年池州市进入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安徽省园林城市”行列,入选“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2007年,池州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万人次,增长了83%;实现旅游总收入56亿元,增长了2.2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增长了17%。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池州是否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两组最新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一组是生态环境建设数据:到“十五”末,全市废水排放达标率95%以上,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共361天,占全年的99%,森林覆盖率达58%,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均在安徽全省前列。另一组是经济社会发展数据:2007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58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20亿元,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万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余元,增长20%。

  方西屏最后强调说:“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发展生态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定可以实现互惠双赢。”(记者代群)


编辑: 孙丽
 

  两会服务台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网民议政 更多>>
·菜价低些 房价降下 兰州老百姓最关注10件事
·代表委员,勿挂虚衔 敞开胸怀,努力建言
·网民期盼:严监管多利好 迎股市春天
·网民期盼:收入赶超物价 房价还得降
·网民期盼: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
·网民建言:把握机遇,请带重庆搏起来
·网民期盼:廉正清风 振奋百姓精神
·网民期盼:养老医疗有保障 心才踏实
  高端访谈 更多>>
  我们今天请到的客人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 [详细]
·原载人航天总师戚发轫:航天员出舱已准备就绪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谈参政议政 心态认真负责
·关牧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徐沛东:为北京奥运创作一首特别的五重唱
·崔臣:挖掘冶金行业节能减排潜力
  辉煌内蒙古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