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乌蒙山区一场大雪过后,天气转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镇的村民华学贵带着一家老小,趁元宵节前的好天气,赶紧到田里把马铃薯播种了。他家的田处在万亩小春马铃薯基地中,多年前这块地也种马铃薯,那时是村民的口粮,而现在,马铃薯成了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华学贵得意地说:“你别小瞧我们这里的洋芋,如今出口到了国外呢!”
这里的变化是曲靖市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岳跃生代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近年来,曲靖市坚持不懈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使农村经济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面貌。
烤烟是曲靖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全市种烟农户有40余万户,约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4。如今,这项传统农业产业迈开了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麒麟区三宝镇兴龙村的烟农罗红国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从去年开始,罗红国种烟再也不用自己育苗了,只需要交少量的管理费,专门的承包业主就能培育出优质壮苗。烤烟时,他只需要在一个自动箱上输入一些指标数据,按下开关,烤炉就自动开烤。原来的老烤炉要7天才能烤一炉,如今5天半就可以烤完,烤出的优质烟比例还从60%提高到了95%。
岳跃生告诉记者:“曲靖的烟叶种植和烤烟生产都是全国第一,去年全市烟叶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年产烤烟350万担,产量占全国1/10强。”他介绍,曲靖目前已全面推行烤烟育苗商品化、收购集约化等模式,每年派出上万名烤烟科技人员对烟农进行指导,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用于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推进烤烟产业升级转型。从今年开始,曲靖还安排11个行政村进行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每个示范村面积不低于2000亩,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市进行总结推广。
除传统的烟叶产业继续成长壮大外,在曲靖农村,各种特色农业也已颇具规模。会泽县马铃薯种植已超过50万亩,去年产量突破100万吨,实现产值4.8亿元,生产的优质马铃薯远销越南、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陆良县形成了“栽桑养蚕、蚕种制售、鲜茧收烘、茧丝加工、桑条造纸、蚕沙提取叶绿素”等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家“东桑西移”工程在云南的3个基地县之一。
岳跃生代表介绍,2003年以来,全市各地就掀起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高潮。目前,曲靖已初步形成烤烟、畜牧、蔬菜、花卉、魔芋、蚕桑、中药材、核桃、杉木林和水产10大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农业科技的支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是曲靖近年来在农业现代化上取得巨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曲靖市已基本建立起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科技服务体系,实行农科人员待遇与推广农业科技成效挂钩的激励措施。市有关部门还加大良种引进、繁育、试验和推广力度,组织制定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目前,曲靖已建成13个农业科技示范园,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82个、绿色食品证书9个,引进了大批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300多万人次接受了农业科技培训。
岳跃生说,曲靖市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同时大力扶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尽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记者伍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