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市长孙鸿志:唱文化大戏做经济文章

半月谈   2008-03-13 10:48

  “出鱼喽!”老渔把头一声洪亮的吆喝,拉开了“松原·查干湖冬捕”的序幕。备下九九礼、吟诵祭湖辞、跳起查玛舞,神秘的“祭湖·醒网”仪式开始了。一挂挂装满银色网具的冰爬犁、一尾尾活蹦乱跳的胖头鱼、一个个身穿羊皮袄、头戴狗皮帽的渔猎人,再加上千米大网和渔把头雄浑的号子声,开创了冬季冰上捕鱼的北国奇观……孙鸿志代表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颇负盛名的“松原·查干湖冬捕”滔滔不绝,令听者如临其境。

  接下来,孙鸿志话锋一转:纵观历史,凡是经济发达之邦必是文化兴盛之地。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论述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文化的介入和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点石成金”的奇效,为松原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可以说,从一个勉强维持百十号人生计的小渔场发展成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查干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例证。因央视热播剧《圣水湖畔》而一举成名的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淡水湖。《圣水湖畔》播出后,天南海北的游客争相来这里旅游。游客可以乘坐竹排或游艇,穿梭在烟波浩渺的查干湖蒲苇迷宫,也可以参观湖畔的佛教古刹妙因寺,领略藏传佛教的独特魅力。此外,壮美的科尔沁大草原上,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会用“全羊宴”和“祭敖包”等蒙古族民俗表演欢迎远方的来客。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共生,不仅唤醒了一湖圣水,更带富了一方百姓、拉动了一方经济。如今,源于史前、盛于辽金的“松原·查干湖冬捕”,以及由此衍生的全鱼宴、蒙古族歌舞、“祭湖·醒网”、敖包祭祀等已经成了松原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唱文化大戏、做经济文章”———这一发展思路不仅让松原千百年来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传承,而且为松原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2007年松原的GDP是2002年的3.2倍,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由建市之初的全省最末位一跃升为全省第三位,且连续4年保持季军位置不变。以旅游、房地产、物流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突飞猛进,年均增长28.4%,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另外,全市旅游总收入增幅居吉林省首位,被首届中国旅游论坛大会授予“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称号。

  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提升和丰盈了新时期松原人的文化自信,民间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地方特色文化纷纷复苏、成长、壮大,各类文化活动空前活跃,一道道文化盛宴再现了松原文化的辉煌———蒙古族婚俗、查干湖冬捕习俗、马头琴音乐等已经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力格尔”登上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在央视热播,《天道无欺》、《民工》、《查干湖渔王》等数部影视剧在松原的成功拍摄,各种艺术交流活动,查干湖旅游节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大型文艺活动的隆重举办,绘就了一幅“北国风光、辽金文化、满蒙风情、历史风韵”的壮美画卷。

  在列举了松原的文化盛事之后,孙鸿志还饶有兴致地谈到了松原的城市文化建设。松原的城市文化建设很有特色,县区有“三馆”,社区有广场,乡镇有“中心”,村屯有“大院”,处处丝竹绕耳、户户书墨飘香。在松原,各县区都建有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而且都根据各自地域的特点创办了文艺刊物、成立了各种文艺组织;中小学校开办了民族语言班、乐器班,孩子们从小就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许多城里社区的演出队、村屯的小剧团都是老百姓自发组织的,自筹资金自娱自乐,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可以说是“天天有歌舞、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汇演”,比正规的歌舞团还忙!可别小看这些业余文艺队,其中卧虎藏龙,演员中有不少都是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他们肩负着将松原文化发扬光大的重任。(记者褚晓亮)


编辑: 孙丽
 

  两会服务台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网民议政 更多>>
·菜价低些 房价降下 兰州老百姓最关注10件事
·代表委员,勿挂虚衔 敞开胸怀,努力建言
·网民期盼:严监管多利好 迎股市春天
·网民期盼:收入赶超物价 房价还得降
·网民期盼: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
·网民建言:把握机遇,请带重庆搏起来
·网民期盼:廉正清风 振奋百姓精神
·网民期盼:养老医疗有保障 心才踏实
  高端访谈 更多>>
  2007年嫦娥一号顺利升空,给国人们很大的信心… [详细]
·原载人航天总师戚发轫:航天员出舱已准备就绪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谈参政议政 心态认真负责
·关牧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徐沛东:为北京奥运创作一首特别的五重唱
·崔臣:挖掘冶金行业节能减排潜力
  辉煌内蒙古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