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谈经济困难学生上学:每年500亿资助学生2000万

人民网  2008-03-14 10:58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天上午,教育部部长周济等就“教育公平”问题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周济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解决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学的问题时说,用教育发展来促进教育公平,这是从机会上、起点上为大家提供公平。同时我们必须关注到,在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比较困难的群体,因此我们要用惠民政策来保障教育公平。

  周济指出,在过去几年中,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件事,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两免一补”,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包括高等教育、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建立了一个助学体系。同时,普通高中的助学工作已经全面部署、全面启动。最重要的是全国农村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这件事对整个农村教育,特别是西部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自青海西宁市回族中学的拜秀花副校长简单介绍了当地教育的发展情况。她说,我来自西部,也是少数民族代表,我见证了西部这几年的变化。我从教30几年,对教育很有感情,尤其是我亲自见证了这五年西部教育的变化。我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时候,一直反映我们西部的教育、民族教育的问题。过了五年,当初我反映的这些问题应该说现在全部兑现了。从我所在学校的变化就见证了全国教育发展的变化。全国教育发展,实际上从我们西部就可以看出来。可以说,西部这几年的教育是一年上一个台阶,五年上一个大台阶。我原来到内地的一些学校去,很羡慕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硬件建设。

  拜秀花还介绍,2000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内地优秀教师考察团到香港、澳门,我很羡慕那里的应届学生。最后谈心得的时候,我只能说我这次来开阔了眼界。现在他们那里有的在我们学校也都有了,包括计算机房、多功能厅、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等等,应有尽有。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很多教育上的重大项目,其中义务教育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工程、中小学危房建设工程等等,我们西部人都享受到了。我原来带过来这么一个提案:农村的孩子每天跑上十几里路上学,带着干粮,这些问题通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都解决了。原来每年3月、9月开学,家长都希望减免学杂费的,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可以说这是西部教育发展变化最快的五年。

  周济接下来谈到,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国务院决定建立健全普通本科学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体系。一个是在普通本科高校初步形成以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的资助体系。同时,也建立起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困难学生资助制度,还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就学的机会。

  周济强调,地方财政体系对这个体系的建立作出巨大的努力。这样一个政策实行之后,国家财政和各个学校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的经费每年大概是500个亿,资助的学生是2000万。其中高等学校的资助面达到学生人数的20%以上,中等学校的资助面达到90%以上。这样一个政策,能够达到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同时,我们还对进城务工人员,就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我们从惠民政策方面努力保障教育的公平。


编辑: 孙丽
 

  两会服务台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网民议政 更多>>
·菜价低些 房价降下 兰州老百姓最关注10件事
·代表委员,勿挂虚衔 敞开胸怀,努力建言
·网民期盼:严监管多利好 迎股市春天
·网民期盼:收入赶超物价 房价还得降
·网民期盼: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
·网民建言:把握机遇,请带重庆搏起来
·网民期盼:廉正清风 振奋百姓精神
·网民期盼:养老医疗有保障 心才踏实
  高端访谈 更多>>
  2007年嫦娥一号顺利升空,给国人们很大的信心… [详细]
·原载人航天总师戚发轫:航天员出舱已准备就绪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谈参政议政 心态认真负责
·关牧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徐沛东:为北京奥运创作一首特别的五重唱
·崔臣:挖掘冶金行业节能减排潜力
  辉煌内蒙古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