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纳入高中 实行12年义务教育
来源: 腾讯教育  2008-04-15 17:36 打印本页】  【字体:  

  主持人:我们现在高中也存在一些分类,比如像职业高中,普通高中这样的分别,好像人们的印象中普通高中更多的要参与高考(Q吧),职业高中好像出来就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假如实行义务教育的话,那么对于这两种高中的形式是怎么来对待呢?

  郝跃: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如果说到了义务教育,在高中阶段确实应该分分类,就是职业高中教育还是应该加强的。不过现在我们已经不少了,现在我们的职业初中和职业高中加起来我们国家目前在校学生已经2000多万,但是我认为还是不够。义务教育这个比例还是少,也可能仅仅占到整个大概是20%多左右。所以这个还是比较少的。因此我觉得,到了义务教育这个阶段,还是应该有所区分。走一种比较合理化的分工的道路,就是能把它分出能够继续将来从事技术和将来从事科研,这个人才也可以分分类,从事技术的未必都需要考大学。尤其是一些技能型的工作的未必都要考大学。我认为职业高中现在学生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当然到了大学,他就要求基础要更好一点,这样的话,也可以把我们整个的职业化的高中能够有一个推动。

  主持人:我们现在小学和初中是一个统一化的状态,可能像教程、教科书甚至可能其他方面的一些标准都会统一化,因为它是一个义务的,统一来进行的问题,如果把高中也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会不会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上的课就相同和相似?课程就更加偏向大众化一点?而职业的色彩会偏淡一点呢?

  郝跃:我认为职业教育不等于说我们所有的课程是一样的,所有的培养模式是一样才叫义务教育。我认为义务教育的本质是保证公民在他适龄的情况下都能够受到教育,都能够受到国家的教育,能够受到国家的经济的财政的支持,能够连续有12年受教育的经历。至于他是走哪条路,具体说他是受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这是一个次要问题,而主要问题是保证它在学校能够有12年的学习期间,这个我认为是关键的。

因此我认为到高中也好,初中也好,如果说义务教育,国家不应该分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这个都应该受到国家同样的支持。而目前应该讲这个方面的支持确实还是很少。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普通高中还是一个比较稀缺的资源,所以就有中考的这个门槛,很多家长和学生反映,现在考高中的这道槛甚至比考大学还要难,因为现在大学扩招之后,上大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假如实行义务教育的话,就意味着进入高中的门槛大大降低了。那么您觉得中考是不是还有它存在的意义?

  郝跃:我觉得当然考试是我们几千年的科举制一直保留下来的。很多人士认为这个好像是一种比较公平、公正的一种方式,我自己觉得也是在很大的时期内可能都还会有保留的必要。我觉得,如果实行义务教育了,中考不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大家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当然将来可以有一个选择问题,就是到底是职业的还是走普通的,这个可能会有一个选择问题,但是都不应该作为一个必需的条件。如果是中考比大学都很难,你要在小学和初中期间要实现数字教育基本上可能性不大。为什么呢?那么竞争,为什么到了高中以后,大家会觉得考大学会容易呢?就是因为大学现在的整个的环境,整个考生的比例大幅度的增加,使得他有这个机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他能够入大学,实际上中国人受教育主要我认为他是需要一个机会。如果说大家有这个机会,那么他整个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为什么过去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主要是个机会,就是资源很有限。如果说我们资源和机会放开了以后,我相信素质教育这个问题,创新的问题等等方面,我认为都会解决得比较好。

  主持人:假如把高中也纳入到我们义务教育的范围,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方式是什么?是由国家从上而下统一进行好呢?还是分期分批这样进行好呢?

  郝跃:显然是要试点,如果是立法实行12年义务教育,我认为还有相当长的阶段,因为地区的不平衡,资源的不平衡,另外贫富的各种各样的差距,显然如果要作为立法,作为一种国策来推,还有相当的时间。但是我认为,现在可以逐步的试行起来,从条件好的省市,教育发达的省市先试行起来,国家给予一定的支持先试行起来,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当然不是大面积的,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在高中也是试行义务,所谓义务还是普遍的所有人都能上高中,而是在高中阶段,学费能够有一个很大的补贴。这个也是走出第一步。

  但是真正到了义务教育,我认为就是应该是大家都能够享受平等的权利,平等的机会,在学校上完高中,真正到了18岁能够出来。这样可能才是真正的所谓义务教育,所以我相信,如果有这个目标,按这么去努力,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谐的发展,稳定的发展,我认为这肯定是一条很好的路。

  主持人:不过从我自己的想法来说,我觉得如果国家要先进行试点的话,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倾向于那些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可能那些地区学生辍学的可能性比城市更高一些。

  郝跃:你说的问题是义务教育的困难程度在哪儿,我非常赞成。义务教育现在最难的不是城市,当然城市有些地方可能相对也比较困难,但是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农村,尤其是边远的,中西部的,欠发达的这些农村地区,不要说12年,9年可能都很难维持。甚至有很多地区可能连小学都很难上完。这说明义务教育要实施,困难程度是非常大,但是如果从义务教育现实的可推广的角度来讲,当然是经济好的地区推广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先走一步比较容易一些,国家的负担也相对轻一点。这个方面,试点应该说是从易到难,先从容易的地方先推广,然后再把困难的地区,困难的问题再加以解决。这样可能更便于把这件事情能够实施。

  主持人:实施更容易一些。

  郝跃:对。

  主持人:谈到职业教育,前一段时间教育部部长周济也表示今后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职业教育上,那么您作为一个大学的校长,您的绝大多数的毕业生是直接要走上工作岗位的,您对我们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没有什么看法?

  郝跃:对的,我认为这是周部长提的我认为是非常对的,也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的国情实实在在讲,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不是非常丰富,劳动力就业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从就业、人才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我们现在是需要技能型的,技术型的,真正说要去做科学家,做工程师的毕竟还是少数,要做专家的毕竟还是少数。因此我觉得,技能型的,技术型的在我们国家会是长期的这么一个阶段所存在的。实际上现在大量所需要的人才主要是技术和技能型的,真正是专家型的实际上还是有限。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技能和技术型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现在也出现一个现象,包括很多大学生出来以后,觉得我学的那个东西好像到了实际的中间用不上,用不上怎么办呢?又重新回到一些职业的培训点开始一些职业性的学习。再经过一年、两年职业性的学习,掌握一门技能,然后才更容易的就业。这就说明什么呢?我们国家主要的人才,主要的劳动力都是在一种技能和技术方面更加需求。所以加大这个方面,我认为是对的。

  主持人:谈到刚才这条新闻,就是说有一些大学毕业生重新回职校或者是技校回炉,获得一个生存的技能,您对这样的一种新闻是怎样的看法呢?

  郝跃:我倒觉得这不叫回炉,因为说回炉就是说他没学好再回去这叫回炉。我认为这是更加对他自己是一个更加进一步的充实,一说回炉,过去总用这个词,回炉就是说我是没有怎么学好,然后重新去学习。我觉得大学毕业以后,尤其是有些专业可能在目前设置不大符合我们国内目前发展,甚至可能是不大符合某些地区的发展。它就需要在某些地区或者是某些职业方面它需要进一步的就业的话,更多的需要有一门技能,他利用这个时间把过去学的知识再结合一门技能,这样的话,使得他从实践到理论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高,我认为对他未来的发展确确实实是很有好处的。我早先是因为那个时候上大学之前,就有工作的经历,所以这个方面我的体会更深一点,因为大学教育跟一些实际的我们一些技能方面的东西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更多的体现,更多的缺我认为还是缺乏实践的环节,缺乏动手能力,缺乏一门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多的灌输的是专业面上的知识,现在都讲尤其是宽口径,对某些方面可能实践环节更缺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再进一步掌握一门技能对每个大学生来讲都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作为一名大学校长,而且您又是主抓科研,而且又是比较尖端的这些科学技术。我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您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如此的关注和关心呢?

  郝跃:因为我觉得这几年整个的教育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比较快。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我认为发展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模各个方面,我认为发展都比较快。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觉得整个的教育确确实实比较薄弱,还是基础教育这一块。从整个统一来看,基础教育当然也包括职业的和普通的,基础教育本身还是比较薄弱。同时我也希望作为大学来讲,如果基础教育做得好的话,也能给大学输送更好的人才,他的水平和整个的质量会更高一些,这个是非常相辅相成的。再加上我特别关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以后,治安问题,稳定问题也是更加关注的问题,所以我更加关注怎么解决这种问题。这种问题我认为教育还是更应该关注,尤其是07年我到了一些看守所看了以后,给我的触动确实比较大。我就觉得作为整个大学来讲,有义务更多的关注整个社会的整个的发展。这个也是对国家,对整个我们自身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我觉得对于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来说,可能都应该更多关心一下弱势群体以及我们中国整个教育发展的情况。郝跃校长是来自陕西,陕西也是作为我们西部大开发的省份,而陕西是教育的一个重镇,有很多名牌大学,民办教育在陕西也是发展势头非常好,您能不能谈一谈陕西的教育在整个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能起到怎样的一个作用?

  郝跃:陕西的教育应该讲,在整个西部来讲,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区域,因为它有多年的积累,然后在我们国家建国以后,尤其在57年,58年整个的调整过程中间,把很多有名的学校都从沿海迁到的陕西,包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来也是在外地然后迁到了西安。这样使得这么一个区域的教育是比较雄厚,另外科研方面也比较雄厚,光各个部委的研究所大概有1000多所,民办教育当然和这个地区的本身的教育很有关系,因为民办教育也是它面临的三大问题或者说是三大主题。第一是师资,第二是教学的各种理念,第三是经费和环境。如果说你这个地区的教育比较发达,那么就可以给更多的民办教育提供更多的师资,比方说很多退休的教师可以到一些民办的大学去任教,这样的话,他一下子就把学校的整体的水平,整体的能力能够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所以陕西我认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但是我认为整个西部大发展成这么一个情况的话,我认为距离还是相当长。

  主持人:您希望您的毕业生能够更多的留在西部吗?

  郝跃:当然我是希望。但是现在都是市场经济,比较难。大概我们的比例是三分之一在本地,可能三分之一还不到,更多的是在全国,当然沿海是更居多了。当然也有到国外去的,真正留在本地的还是比较少。因为这个跟我们学校的情况也有关系,因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它主要是从事通信、计算机、电子工程、微波、微电子、光电子、材料,都是这些方面。这些方面显然沿海的发展比内地还是要快一些,因此留在本地的相对还是少。当然我是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更多的能够进行创业。不过现在从地方政府包括党委和政府对这个方面还是很重视。现在不仅是抓经济,也还是抓科技教育,也是想把这个东西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叫做产业链或者是创新链,能够把整个的经济能够有一个很迅速的发展。当然我相信以后会是逐步有更多的学生会留在当地。因为我们招生的话,我们也是差不多是这么一个比例。

  主持人:更偏向于西部。

  郝跃:更偏向于西部,中西部。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郝跃校长能够做客我们直播间,能够跟我们共同谈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问题以及我国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非常感谢。

  郝跃:谢谢。

  主持人:希望您将来能够再次光临,也感谢广大网友的参与。谢谢。

 
关闭此页 魏佩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证:0500048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