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图片 民族 教育 三农 草原社区 播客 健康 女性 数码 家装 会展 汽车 酒网 旅游 内蒙古通 信息频道
理论 政务 法制 文化 招商 能源 理财 和谐沟通 博客 医药 靓妆 电影 美食 蒙商 购物 笑话 质监 精神文明 经济信息
 
·内蒙古草加工潜力巨大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资源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资源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野生植物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野生动物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2008内蒙古行 > 聚焦内蒙古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之最
内蒙古新闻网  08-09-02 17:31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教育卫生】

  59.包头稀土研究院是我国最大的稀土科研机构,它以稀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宗旨,以稀土选矿、冶金提取分离、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为研究重点,已取得研究成果650多项,其中重大科研成果200多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100多项。

  60.内蒙古气象局在全国最早建成了省级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为了实现人工降雨防雹等减灾目标,近年来内蒙古每年租用飞机最多,作业时间最长,作业区域最广。

  61.内蒙古计委电子计算中心在全国最早研制成功了完整的少数民族电子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

  62.内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医蒙药研究中心。

  63.内蒙古拥有中国最大的稀土情报中心,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一个稀土开发区。

  64.中国工程院院士、内蒙古大学校长旭日干博士是世界最早培育成功“试管山羊”的科学家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培育成功“试管绵羊”和“试管牛”的科学家,被国外称为“试管羔羊之父”。

  65.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师陆家羲,是世界区组设计领域最早整体解决“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素大集”难题的数学家。 他的成果荣获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奖——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

  66.包头宋金墀在世界上第一个画出“四色地图”,并创立“邻接几何”。

  67.包头稀土研究院的磁学专家谢宏祖,是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52.2兆高奥新型钕铁硼磁能积材料的科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博士1996年1月参观包头稀土研究院时称赞该院“有第一流的科学家”。同年3月,丁肇中在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召开的AMS国际合作会议上作报告说:“这次试验的关键是用50兆高奥的钕铁硼磁铁做成一个供太空试验用的阿尔法磁谱仪。过去没有人能生产这种磁铁,现在找到了,中国的包头稀土研究院能生产这种磁铁。”

  68.包头稀土研究院的梁乃茹博士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稀土非晶丝。该非晶丝不用拉拔而采用直接喷丝,成材率达95%以上。

  69.内蒙古赤峰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洪凯,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谷子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的人。他在我国最早育成了显性核不育纯合一型系、隐性纯合可育系和显性纯合上位系配套的“三系制种法”,开拓了植物雄性不育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实践的新领域。

  70.内蒙古大学的张鹤龄教授在国内最早分离鉴定出苜蓿花叶病马铃薯杂斑株系、马铃薯YN病毒、马铃薯S病毒等,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制备出高效价马铃薯卷叶病毒抗血清,建立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吸附电镜、变性电泳、分子杂交等植物病毒现代诊断技术。

  71.内蒙古葡萄花木技术开发中心林守仁研究员,继1958年首创我国15年生葡萄平均亩产1万斤的最高记录后,1983年~1986年又创葡萄亩产1.23万斤和连续四年亩产超万斤的高产记录。他主持的大批量葡萄“无土育苗”快速成苗新技术,填补了我国空白。

  72.内蒙古林学院郭连生博士,首次发现了在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挪威云杉位于不同树冠高度针叶气体交换能力的变化规律。

  73.内蒙古师范大学能乃扎布教授,是英国伦敦皇家昆虫学会接纳的第一位中国昆虫学家。他用数值分类法第一次找出古北界皮蝽属昆虫之间的亲缘关系。1985年载入美国《 国际半翅目昆虫学家名人录》。

  74.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卢德勋博士,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羊消化道内内源蛋白质的周转规律。

  75.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承担的国家白绒山羊选育开发项目,首次利用山羊胚胎移植技术建立了7个育种核心群。

  76.内蒙古电视台的高级工程师杨维瀛,设计并试制成功的A—2型多功能流动剧场,是我国第一座较为完善、优于国外、适于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牧区、矿山、边防巡回演出的大型流动剧场。

  77.内蒙古女柔道运动员高凤莲在第四、五、六届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上连续获72公斤以上级世界冠军,成为我国最早实现此项比赛“三连冠”的女运动员。

  78.内蒙古是世界上出版蒙文图书最多的地区,现已成为最大的国际蒙文图书出版中心。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东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