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中国网络媒体内蒙古行乌海新闻发布会在海勃湾举行。乌海市副市长徐德林,市长助理、政府新闻办主任王俊文及乌海市经委、旅游局相关领导出席发布会。
乌海市副市长徐德林
乌海市副市长徐德林向来自全国近50家网络媒体编辑、记者介绍了乌海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
他指出,“十五”以来,乌海继续立足资源优势,按照“城区向黄河靠拢、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区集中、农业向高效园区集中”的“一靠三集中”空间布局原则,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工业为主体,兼有机械、轻工、城郊型农业和服务业相配套的经济格局,地区特色经济的框架初步形成。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几年来,乌海的发展速度特别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7,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0亿元,增长18.4%;完成财政收入39.29亿元,增长4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23元,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增长19.2%;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7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91亿元,增长15%。今年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生产总值完成111.89亿元,同比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837元,同比增长19.9%;农区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485元,同比增长21%。1-7月份,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2.56亿元,同比增长55.1%。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初期的2.9:57.5:39.6调整到2007年的1.2∶65.1∶33.7。集中建成了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带动力较强的重点项目,产业产品链条不断延伸,煤—电—化工、煤—焦—化工、煤—电—特色冶金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引进了3个高新技术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
重点企业集团迅速培育和壮大。坚持工业向开发区集中,积极构建自治区西部重化工基地,乌达、海南两个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成为自治区重点经济开发区之一,产值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2005年以来共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26项,完成投资91.55亿元,其中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69项。2008年,我市计划实施的工业重点项目28项,总投资509亿元。其中列入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10项,总投资225.92亿元。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9.39亿元,同比增长20.1%。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8%,同比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7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达到46户。28项重点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21.11亿元,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乌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城市建设和生态恢复有了更加强劲的动力。据副市长徐德林介绍,按照“工业进工业园区、人口进建成区、农业进高效园区,城市向黄河靠拢”的思路,城市布局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调整,突出“小而美”的特点,城市基础设施比较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在市区之内形成近百平方公里的舒缓水面,那时的乌海依山傍水,特色将更加鲜明,环境将更加优美。滨河新区正在“依库”而建,成为城市建设新的亮点、观光景点和商务中心。通过对污染企业进行淘汰及对周边绿化力度的加大, 2007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65天,比上年增加50天,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截至8月底,今年二级以上天数已达167天,同比增加8天。在全国21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排名第8位,受到国家环保总局的通报表扬。重点实施了东山生态林、白独贵湾和甘德尔山生态建设、乌达西山绿化等工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乌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翟文和、乌海市旅游局局长刘智芳介绍了乌海市经济发展及旅游发展的相关情况。
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等网络记者向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就乌海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提问。(记者 马铃翔 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