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图片 民族 教育 三农 草原社区 播客 健康 女性 数码 家装 会展 汽车 酒网 旅游 内蒙古通 信息频道
理论 政务 法制 文化 招商 能源 理财 和谐沟通 博客 医药 靓妆 电影 美食 蒙商 购物 笑话 质监 精神文明 经济信息
 
·内蒙古草加工潜力巨大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资源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资源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野生植物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野生动物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2008内蒙古行 > 生态乌海 正文
生态乌海系列报道之三
内蒙古新闻网  08-09-05 22:59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生态乌海系列报道之三

  黄河滩迁出贫困户 工业区建起新农村

  近几年来,乌海市海勃湾区通过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努力,建起了一个高效农业园区,让迁入园区的农民有了钱,口袋鼓了起来,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了希望。虽然园区并不大,还不能让所有的农民都迁进去,但它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典型示范意义,探索出了一条让农民富裕起来的新路子。

记者团来到农业高效园区

  走进海勃湾区高效农业示范区,记者看到,集中连片的温室,成行成排伸向远方,气势恢弘;笔直宽阔的柏油路穿越新村,生产加工企业在道路两侧林立,学校教学楼、幼儿园、培训基地、仓储物流中心等一幢幢楼宇拔地而起,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兴农业开发园区矗立在人们眼前。一棵硕大的大白菜伫立在新村门口,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印象,又给人以一种充满希望的遐想……

  粗看,这种生产模式比较先进,那么,实际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随便到几个农户家走走,看看他们过去和现在的日子对比情况:王茂云是这个园区的“典型”,前去他家参观的人一直络绎不绝,他也在大会上介绍过经验。说起来,王茂云这个典型“冒”出来得飞快,一年多光景,就“速成”为一名“致富能手”。几乎令所有的人想不到的是,在2004年冬天搬到新村之前,王茂云根本就没种过菜,更没有在温室大棚种植过,就是进大棚也是有数的三四次。十几年间他一直靠打工为生,日子越过越紧巴,维持生计都十分艰难。然而,从2004年冬到2005年底,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他的生活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仅靠在新村种菜和养殖,他家的纯收入就达到了4万余元。他说,打工数年也难有这样多的净收入。

  51岁的朱开发在王元地居住多年,种的地是盐碱地,住得是“鸡窝窝房”。外出打工,拼命干上1年,自己落下的收入最多也就4000来元。每天早出晚归,孩子的学业也误了,家也撂了。2005年夏,她举家搬到了团结新村,她一个人种了近半亩大的一个大棚,从7月份起到今年3月份,多半年的时间,种了一茬柿子,套种了两茬小菜,纯收入达到了7100元。她说,这不到半亩大点儿的一个大棚,一个女人种起来轻轻松松,照现在的蔬菜行情,1年收入少说也有1万多元。另外,受得苦也轻多了,家也能照料好了,收入也高多了,现在年纪大了,也有了养老的依靠了。

农户搬迁前住地

农户搬迁前住地

  多走几户人家,就会发现,他们几人不是团结新村的特例。无论是从原五一乡新一村还是王元地搬迁过去的农户,收入普遍都大幅度地提高了,生活普遍得到了改善,心态普遍变得乐观起来。

  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从打工者再重新变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劳作者,似乎这中间并未有太大的差异,更不大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就是外界难以感觉到的差异中,却实实在在发生了重大变化:海勃湾区区委、政府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途径,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捷径,一个他们喜欢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新理念打造新生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茂云、朱开发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移民。而海勃湾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团结新村规划建设的初始点的确也是一个移民工程,主要是为了改善海区原五一乡部分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兴建的。

  地处黄河滩区的原五一乡新一村、新元村与黄河仅一堤之隔,由于黄河河道东移,在每年的凌汛期间,河面都会高出村庄两米多,居民时时面临着凌洪灾害的威胁。河水的渗灌使两村的土地变得松软,河岸形成湿地,耕地盐碱化程度十分严重,根本无法耕种,同时,村里60%的房屋都发生了沉陷、出现了裂缝,有的甚至倒塌,虽然政府几次对房屋进行加固维修,但仍然有40%的住房成为危房。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十分恶劣,甚至生命财产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土地无法耕种,两村几乎所有劳动力都在外打工,505户1923名居民全部靠外出打工的收入养家糊口。他们急切盼望能够迁出滩区,开始新的生活……

农业高效园区鸟瞰图

  虽然在过去的10余年里,乌海市曾对此高度关注,海渤湾区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只能解一时之急,要想彻底解决两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就得采取治本之道。

  搬迁出去,异地安置。2004年初,海渤湾区做出了在靠近飞机场附近的荒漠中兴建团结新村的决策。

  然而,移民工程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既要考虑生产,又要考虑生活,必须能实现安居致富。为此,海渤湾区提出了“迁入地富起来,迁出地绿起来”,“迁得出、稳得住、富起来”的移民指导思想。

  海渤湾区的决策者们认识到,鉴于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乌海的特点,新兴农业必须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作,不能只重生产、不重生活质量,再走垃圾粪便污水遍地,不讲卫生的旧式农村老路。必须积极发展反季节果蔬、苗木花卉、葡萄、乳肉等产业,建成温室、圈舍、户厕、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生产模式,以沼气池为纽带,将改厨、改厕、改圈、改院相结合,用沼气点火做饭,沼液、沼渣给蔬菜追肥,实现家居卫生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蔬菜生产绿色化。水、电、路、林、通讯、供热、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步建设学校、医院、幼儿园、商业店铺、娱乐场所等生活设施。引入技术支持、信息提供、管理服务、销售平台、保鲜仓储、物流配送等前端引导型和后盾支撑型的服务功能等。

  海渤湾区按照“工业化理念、园区化管理、社区化模式”的全新思路,整合各种要素,决定把团结新村建设成为以“科技为先导、产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生态为目标”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新农区。

  实施产业化带动战略,田野农科、民生奶业、忠华花卉、云飞葡萄、友益万亩农场、佳奇果品、岱山林牧业公司等一批加工、贮藏、流通型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落户新村,“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初见端倪。

  海渤湾区把一个移民新村建设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园区,为全区农业大幅增效、农区快速发展、农区居民迅速致富树立了样板,找出了新路;把一个移民工程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富民工程,富团结新村一地之民,更引领了全区两万农区居民,富海区一方之民。

  倾情共建新农区

  海勃湾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团结新村在规划建设中,得到了多方支持,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因为它不仅仅它是一项移民工程,初始阶段关系着500余户近2000名农区居民的脱贫致富问题,更因为它是一个示范工程,它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关系着一个模式能否顺利推广。

园区内大棚

  在新村建设中,海渤湾区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全力扶持:加强政府资金投入,把国家和自治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和农牧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易地移民、以工代赈、土地整理以及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等资金捆绑起来集中使用,有效地发挥了资金的集聚效应;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把新村重点项目建设列入全区招商引资范围,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面向市场直接融资,不断扩张资本、壮大规模;完善用地扶持政策,把规划的新村土地按最低征费标准或免除费用统一审批给农业示范区。两年来,仅乌海市、海勃湾区两级财政划拔的建设资金就近2000万元。各种扶持政策和措施的吸引,使新村建设吸纳了社会投资达6000多万元,占总投资的一半。

  对海渤湾区区委、政府而言,团结新村的建设是一次举全区之力成大业的果敢行动。为此,海勃湾区专门成立了移民工程领导机构,并在全区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参与建设,在全区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新村建设,人人共谋新村发展的良好氛围,达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办难事的效果。

  两年来,海勃湾区有关领导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团结新村的建设上,几乎天天在团结新村办公,没有节假日,也很少有在晚上10点以前回家的。夏顶烈日、冬冒寒风,日日盯守在建设现场,就地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

  没有一个建设项目让人如此感动:原五一乡的一位副乡长,妻子出差,孩子发高烧,正带着孩子输液的他得知园区有事,拔掉针头,抱着孩子就从市区赶到了团结新村;从海勃湾区政府抽调的一名工作人员因忙于团结新村的事务,竟因此失掉了孩子;园区管委会的一名负责人胸椎骨折,只休息了50来天就穿着钢背心、拄着拐杖上了班……正是在这些人的精神鼓舞下,团结新村变了模样,实现了一个由贫穷到富贵的华丽转身。

  着力铺就绿色小康路

  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一直是乌海市上下积极求索的目标。从2002年的免费、2003年的免税,到2004年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实施,乌海市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走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甚至是全国的前列。

  如果用数学概念中的加减乘除来形容乌海市这几年的这几项改革举措的话,2002年和2003年,是在做加减“运算”,通过免除税费,减除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由“减”而得到“加”。2004年实施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则完全是一道加减乘除都俱全的综合算式,进一步减少农区居民在子女上学、就医等方面的支出(减),加大支农扶农力度(加),引导扶持调整产业结构,走高效农业之路(乘),转移农区富余劳动力到城里就业,减少农业人口,降低分母基数,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除)。

  在这则“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减相对容易做一些,而乘除则相对较难,尤其是乘法,如何使农区居民的收入成倍地增长,这不是哪一级党委、政府单方面努力就能够实现的目标,它需要方方面面齐动,形成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才行。

  海勃湾高效农业示范区正是做了一道很好的乘法运算,解决的正是如何大幅度提高农区居民收入,使收入以“乘”的方式翻番,使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在团结新村建设中,海渤湾区进行了工业化理念、园区化管理、社区化模式建设新农村的探索实践--以工业化思路调整农业、发展农业,走种养结合、产加销一体的集约化、效能化之路;以城市化思路建设农村、繁荣农村、管理农村,实行集中管理,自成体系运作,综合配套服务;以社会化思路转移农民、富裕农民、教育农民,创新机制建立管委会,建立民主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海渤湾区这次的探索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仅1年多时间,从黄河滩区饱受凌洪、盐碱灾害、房倾屋塌之苦,无地可种、温饱难求,到在新村里住砖房、种温室、养奶牛、用沼气、搞庭院经济,渐入小康,这些移民从生产生活条件到生产经营观念,再到生产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化,证明了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的正确性,而工业化理念、园区化管理、社区化模式也显示出了其蓬勃的生命力。海勃湾的小农业做出了一篇精品文章,证明了一种模式的可行性。它有着一种积极的引导示范效应,引领海区尚未脱贫的农区居民转变观念,用智慧、劳动、科技来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团结新村的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头。对未来,海勃湾区区委、政府早就做出了这样的谋划:发挥“龙头带动、科技示范、基地效应”的优势,到2010年,力争实现“五个二”的发展目标:即温室面积达到2000亩,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奶牛达到2000头,肉羊达到20000只,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建成一个文明、富裕、高效、一流的农业示范区,铺就一条富裕的绿色小康路!

  在即将离开新村踏上归途时,团结新村的天空日当正下午。笼罩在热浪下的团结新村,显现出了无限的生机。这仿佛预示着他们走出的以高效农业示范区模式推进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正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大踏步向前跃进……(记者 李东海 李珍 马铃翔 特邀记者 罗兵)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