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上午,来自全国的网络媒体记者采访团来到海勃湾高效农业示范区进行参观采访。
据悉,海勃湾高效农业示范区位于海勃湾城区北郊,建于2004年6月,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出发,适应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需要,为安置扶贫移民和失去生产生活条件的黄河滩区农民以及因城市外延扩展失去土地的城郊居民而规划建设的。

全国网络媒体记者参观农户
记者获悉,结合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乌海市积极进行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和城市建设移民,把农业人口向园区有序集中。在这项工作中,乌海市并不是把搬迁补偿款一给了之,而是将补偿款投入到高效园区建设温室大棚,将被拆迁户转移到园区生产生活。这样既减少了拆迁的阻力,为城市发展留出了空间,又可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农户家院内的大棚
据了解,近年来,乌海市区财政专门安排资金,组织农民到山东寿光、北京城郊等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的高效农业发展方向。同时,为帮助农民引进农业新品种,掌握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行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要求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结对子。目前,乌海市日光温室生产的高档蔬菜、西瓜、甜瓜等已经形成了地区特色和无公害品牌,产品供不应求。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0万亩,分为沙漠旅游观光区、,生活服务区、养殖区、葡萄种植观光区、温室种植区、生产服务区六大功能区。目前,示范区“温室+住房+圈舍”的农家生态家园模式初步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体系初见端倪;“管委会+村委会+协会”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公益设施+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示范区内居民收入大幅增加。(记者 马铃翔 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