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乌海系列报道之四
戈壁滩上勾蓝图乌海市变为宜居城
近些年来,乌海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以建设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为重点,以城区改造为中心,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9月4日,全国网络媒体记者一行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重工业城市——乌海市,一睹了今日乌海的靓丽风采。随行的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乌海有几个大胆的构想,说出来足够让你惊讶:一是把黄河水引进城,形成一条环绕城市的护城河;二是让石山甘德尔山披绿装,并在山顶建一座高达90米成吉思汗雕像;三是建一座不亚于三门峡大坝规模的黄河大坝,发展水利事业。
不毛之地崛起新城市
建国初期,乌海仅有400余人口,曾是一片荒芜之地,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植被稀少,人迹罕至。1958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伴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和煤炭资源的开发,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从四面八方云集,唤醒了这片沉睡多年的茫茫戈壁。数万名开拓者、创业者,以豪迈的气概和火热的情怀,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拉开了开发乌海的序幕,掀起了建设乌海的热潮,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始了艰辛的拓荒之路。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到1976年建市,乌海已成为一座拥有近20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初具规模,渐为世人所熟知。至此,乌海这颗内蒙古西部的璀璨新星冉冉升起,黄河金腰带上的明珠渐渐闪烁出熠熠的光芒,所有的一切都在昭示着乌海必将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沙漠植绿乌海换新颜
乌海市地处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的交汇处,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对当年乌海生态状况的真实描述。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乌海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治沙造林、美化城市的绿化工程建设。实施了天然防护林、黄河护岸林带等城区周边绿化的建设力度,使城区外绿色屏障环绕。按照建设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的目标,逐步完善城区绿地系统,先后实施了人民公园、东山生态园、植物园等一大批游园建设改造工程,启动了人民广场、海南文化广场、乌达休闲广场、滨河广场等广场建设改造工程,加快街道绿化种植改造,广泛开展了拆墙透绿、拆房建绿和庭院绿化工程,大面积增加城市绿地,使城区内绿色遍布。启动了滨河新区建设,充分利用黄河穿市而过的天然优势,将滨河新区建设为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休闲度假、特色旅游为一体的绿化生态园区,把黄河的自然景观融入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目前,乌海市拥有城市绿化面积11.323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30.2%,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9.64平方米。已初步形成以边缘环境绿化为基础,市内公共绿地为主体,街道庭院绿化为依托,乔、灌、草、花相结合,点、线、面、环相统一的绿化体系,为市民提供了高水平的城市生态环境。
理念升级打造宜居城
为提升广大市民居住水平和质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塑造现代化城市的整体形象,自2001年始,乌海市委、政府采取“不取不予、让利于民”的旧城拆迁改造原则,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旧城改造开发优惠政策,不断拓宽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吸引了数百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来乌海市进行投资建设,以改善居民条件和城市整体面貌为目标,全面推进旧城区拆迁改造,推动房地产事业发展。
2001年以来,累计拆迁建筑面积17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480万平方米,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28.42平方米。为缓解了市民住房紧张的形势,保障居民住房,实施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54.8万平方米。2007年全面启动惠及矿区4.5万户、14.6万人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计划用2-3年的时间逐步将矿区居民搬迁出来,计划总投资62亿元,规划新建住房335.5万平方米,配套设施24万平方米,2007年完成投资1.6亿元,开工建设住房66万平方米;2008年开工建设126万平方米、1.8万户。同时,为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化水平,相继建设改造了文体中心、人民广场、世纪元大酒店、乌海书画院等一大批市政、文化、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大批休闲、娱乐、消费的好处所。对城区干道、公共场所、重点地段、标志性建筑、设施全部实施了美化、亮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都市氛围。
30多年来,经过几代乌海人的建设,昔日煤城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拥有26个民族,近48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打造宜居城市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全国工矿区城市建设改革试点市、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中重点建设的高载能工业区,在全国浩如烟海的城市群中,“乌金之海”也已小有名气。
回首过去,新时期的乌海人不满足,不安于现状,面对机遇和挑战,勇于拼搏、开拓进取,以建设和谐乌海、构建美好家园为目标,用实际行动去打造出了一座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的宜居城市。(记者 李东海 马铃翔 李珍 特邀记者 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