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鄂尔多斯系列报道之二
鄂托克旗的变迁
记者李东海 马铃翔 李珍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有一块总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的美丽富饶土地,这就是历来以畜牧业著称,而今以工业文明创造财富,以城乡统筹等构建和谐,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的鄂托克旗。
今天的鄂托克,由各族人民、社会各界共同创建的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在鄂托克旗全面开花,正丰富着鄂托克人绚丽多彩的生活,振奋着鄂托克人创造的激情,推动了鄂托克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鄂托克旗的发展风生水起、气象万千。特别是近年来,全旗上下坚持把生态作为立旗之本,把工作作为强旗之路,把开放作为兴旗之举,把文化作为塑旗之魂,10余万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从而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生机勃发,到处呈现出和谐发展、文明跨越的动人景象。
执着:科学发展观引领鄂托克步入强旗路
2000年到2007年,鄂托克旗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6%和44%。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亿元,人均11万元;财政收入13.6亿元,人均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分别达到14000元和6200元,分别增长18.7%和27.2%。这一年,鄂托克旗跨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小城市百强行列,位列全国县域经济西部百强县第11位。
也许数字是枯燥的,但是实践是鲜活的,变化更是令人惊叹的。一个地处西部腹地,生态自然条件较差,人少地广的少数民族不发达地区,如何在短短的几年里,经济总量如此迅速的扩大,总体实力如此快速提升?这其间无疑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内容!
如果说鄂托克旗这几年的发展是跨越式的,那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跨越:如果说鄂托克旗这几年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那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生动、最具体的实践。
多年来,鄂托克全旗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在优化结构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统筹兼顾,在统筹发展中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使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跨越:生态文明缔造鄂托克旗新模式
秉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怀抱不灭的绿色环保憧憬,鄂托克人始终不渝地追求、创造着鄂托克独有的生态文明……
鄂托克草原曾经是鄂尔多斯高原上植被覆盖率最高的草原。然而,曾因过度放牧、滥开乱垦和工业污染,致使这里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劣,变得满目疮痍。
近年来,鄂托克旗按照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转移收缩、集中发展”,在狠抓工业污染治理的同时,大力实施禁牧、划区轮牧、草畜平衡、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项目,以产业化思路发展林草业,大力度进行农牧民人口转移,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生态自然保护区,全旗草原生态的恢复与改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草原植被覆盖率由35%提高到75%,生态工程总规模达到673.4万亩。
2008年,在农牧业经济工作方面,鄂旗在继续完善赛乌素3.1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又投5044万元新实施现代农业项目5.1万亩(其中赛乌素2.9万亩,蒙西2.2万亩),现已全部完工。聘请专家编制完成赛乌素养殖园区规划;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投资300万元新建一处大型农畜产品交易市场。按照集中连片封闭草牧场面积不低于5万亩的标准,确定了整体退出草牧场面积300.5万亩。加强行政问责制,为期3个月的季节性休牧工作顺利进行全面完成,草原生态得到较好的保护。
与此同时,鄂托克旗把发展现代农牧业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对全旗自然条件和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为指导,优化开发区重点促进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限制开发区重点搞好规模经营,禁止开发区;重点抓好生态补偿和人口转移工作。
通过实施8.2万亩现代农牧业项目,集中打造赛乌素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和蒙西农牧业经济高效增长区,现代农牧业已在鄂托克成功破题,农牧业产业化有效推进,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夯实了基础。
在实现由生态恶化向生态文明跨越的过程中,鄂托克旗从干部到群众,始终伴随着思想的碰撞和解放、观念和冲突与更新;始终伴随着认识的交锋和升华、利益的取舍与抉择。正是由于他们确立了“生态立旗”的思路,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鄂托克大地才重新绽放出她那美丽迷人的风采。
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是创造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的多赢局面,那么坚持循环发展,提升工业文明程度,则展示了鄂托克生态文明和传统工业文明的相得益彰,诠释了一个传统畜牧业大旗向以现代工业文明为主的经济强旗的历史性转变!
突破:工业文明打造鄂托克旗循环经济圈
近年来鄂托克旗倾力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蒙西、棋盘井循环经济工业园,主动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趋向,坚决整顿、淘汰落后产能,拓展先进产业,推进传统粗放型经济向现代集约经济转化,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开成。
本着循环发展的理念,依托资源、超越资源,推进鄂绒、蒙西、神华、北方联合电力等一大批规模企业发展大循环产业,努力提升资源开发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产业层次不断向高端演进,初步形成集聚发展、集约增长、集成配套的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高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蒙西、棋盘井工业园分别进入全国、全区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行列。年产80万吨特种钢项目,40万吨粉煤提取氧化铝项目,60万吨合成氨、104万吨尿素项目,600万吨捣固焦、10万吨甲醇项目,60万吨气焦联产、40万吨活性石灰项目、年处理5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苏里格气田第三处理厂等一批新型环保产业在这里相继落地实施。
本着花钱买生态的理念,鄂托克旗政府先后投入20多亿元环保、技改和补偿资金,节能降耗减排和矿业秩序整顿取得重大进展。关闭480多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煤矿、小焦化、小炼铁、小白灰企业,淘汰落后产能850万吨,减少了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硫、固体废物和废水,每年节约能源500万吨.
与此同时,鄂托克旗在踏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坚持创新发展,要素聚集效应大提升。按照创新制度、优化环境和营造“洼地效应”的发展思路,积极构筑各类发展要素聚集的平台和载体,努力将有限的生产要素集中投向有空间、有优势、有潜力、有效益的地区、产业和项目,吸纳培养了一批区内外企业家和本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了美国高盛、日本三井、挪威艾肯等世界500生产要素,实现了产业-投资-人才-效益的良性循环。
目前,全旗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贡献率达到74.3%。2008年,鄂托克旗还专门设立了支持博士后工作站建设,重奖科技创新人才的科技创新基金,着力打造出了鄂托克旗科技、人力的软实力。
今天的鄂托克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以更宽广的思维、更深邃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坐标,朝着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大步迈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充满憧憬、充满激情,向世界敞开胸怀的鄂托克,在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实的对接中,在各种先进文化、文明创举的融合中,定会实现新的升华和更高层次上的腾飞,完成工业文明承启转合融会贯通的最佳组合进而实现统筹兼顾、文明和谐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