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图片 民族 教育 三农 草原社区 播客 健康 女性 数码 家装 会展 汽车 酒网 旅游 内蒙古通 信息频道
理论 政务 法制 文化 招商 能源 理财 和谐沟通 博客 医药 靓妆 电影 美食 蒙商 购物 笑话 质监 精神文明 经济信息
 
·内蒙古草加工潜力巨大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资源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资源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野生植物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野生动物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2008内蒙古行呼和浩特 > 走近呼和浩特 正文
呼和浩特夜之魅——如意广场
内蒙古新闻网  08-09-18 16:32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如果您看不到下面的全息多媒体内容,说明您的计算机没有安装QuickTime播放器,请点击这里到官方网站下载安装最新版本的播放器(注:视您的计算机配置和网络条件,一般仅需要几十秒钟的时间)。说明:QuickTime是网络中主流的流式媒体播放器,由世界著名的苹果公司(Apple.com)开发。】

  9月11日,全国网络媒体一行来到呼和浩特市如意广场。在音乐阵阵,泉水翻飞中感受了现代都市带来的“夜之魅”。

  据悉,如意广场总占地10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2300万元,是如意区2002年修建的集休闲、娱乐、集会、观赏于一体的大型生态综合广场,也是我市目前最大的广场之一。

如意广场音乐喷泉

如意广场音乐喷泉

  如意广场按照配置和功能划分,可分为东、南、西、北四大特色板块。东部主要以人工湖、水长廊、亭榭等游园特色为主。人工湖中有大小高低各异的桥墩分隔成两片水域,湖边有各式各样珍奇的石头如乌龟、石床旋转而成,供游人观赏小憩而用。南部以一片占地近1.5万平方米生长几十年的油松林为主,种植有各种图案的草坪和北方地区罕见的红叶小波、山桃等树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特色。花草的芬芳、林荫的小道、闲暇的石凳为晨练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清爽健身的场所。西部利用草坪和各色花卉巧妙组合,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儒道文化和天、地、阴、阳交替及大自然变化无穷之奥妙的抽象性主题。北部以大型激光音乐喷泉、旱地喷泉、水幕电影为主体组成的声光电休闲广场。在激光音乐喷泉的四个方向分别座落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女雕塑,它们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婵、杨贵妃的代称。她们的命运关乎江山社稷,她们的故事广为流传,她们也为如意广场的美增添了另一种风情。在四大板块的外围,有525套椰树灯、槐花灯、泛光灯、彩灯、高杆灯、射灯、声控灯等多种特色灯交织构成的光华夜景,还有象征如意区祥和安宁、博发奋进的“吉祥如意”雕塑和奋发向上的“气贯长虹”雕塑、弘扬呼市各族人民世代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长160米、高4米的汉白玉文化墙及百家企业的百杆大旗组成的旗阵,进一步提升、积淀了如意广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预示着如意园区经济的欣欣向荣。文化墙画壁内容是以北方民族先后登上历史舞台的顺序为线索,重点表现了北方各游牧民族与中原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关系以及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出土文物等,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呼和浩特的文化、历史发展状况。展现了呼和浩特市自大窑文化发源至新中国建立漫长历史,弘扬了呼市各族人民世代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如意广场多种特色互相交织,组成了它既古朴又现代,既绚丽又婉约,既热烈又宁静的鲜明风格。璀璨明艳、流光溢彩的如意广场,似一篇经典的双文明建设的赞美诗,再一次奏响了民族如意广场堪称我市的优秀园林作品,已成为自治区、呼市各级接待重要客人的首选景观,同时也成为全市人民游览、休闲的主要人文景观,为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增了光、添了彩。(记者 李珍 马铃翔)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